马克思曾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从今年3月份开始,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安康市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
为开展好此项活动,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智慧和力量,推进突破发展,富裕安康人民,实现五个翻番,市委从一开始就强调实践性,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
“三问”活动启动后,就像一场春雨播洒在金州大地上,迅速滋润着全市人民,燃起巨大激情,激发强大活力,一场更为广泛的“开门纳谏”和更为积极的“建言献策”双向互动活动,迅速活跃在金州大地上。
“求”计若“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意是晴雨表,是衡量决策效果的试金石。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能否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想些什么、盼些什么、烦些什么”,成为决策行为成败的分水岭,“开门纳谏”便是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法宝。
围绕“推进突破发展、富裕安康人民、实现五个翻番”实践载体,市县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迅速掀起“三问”活动热潮。
——市委书记刘建明在动员会后第一时间深入汉阴县农村、企业和机关单位,了解党员发展、支部状况、农民收入、产业建设等方面情况,并于5月6日走进西部网“书记市长对话网民”节目,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商安康发展之计、共谋安康建设之策,10000余名网友通过网络平台向安康发展献计献策。
——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玮峰4月21日组织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就经济、教育、就业、卫生、文化、法律服务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征得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市委各常委、政府各副市长、人大政协领导以及市直部门、各县区领导干部,纷纷进企业、走田头、入农家、访居民,采取“沉下去听”、“走上门征”、“请进来讲”、“面对面谈”、“网连网搜”等方式,集中开展“开门纳谏、问计于民,为安康突破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征得意见建议30502条,初步找准制约突破发展的突出问题,摸清了群众所需、所盼、所怨。
“献”计若“潮”
一石激起千层浪。
市、县区领导干部俯身问计的行为,迅速点燃了全市人民献计献策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通过电话、邮件、写信、发短信等方式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测试和“问计于干部职工”活动,参与测试的15183名普通干部和381名县级领导,针对“制约安康突破发展突出问题”和“实现安康突破发展的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建言献策归类后1256条。
——围绕制约安康突破发展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开展“网上征求意见”活动,12000余名网民通过“网上征求意见”共献计献策12800余条,许多意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开展“‘天翼杯’我为安康突破发展献一策”邮政信函有奖征询活动,紧紧围绕破解制约安康突破发展的突出问题,2.5万名党员干部群众通过“我为安康突破发展献一策”征询意见函,共建言献策3万余条。
通过上面途径,共征集8万余条意见,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社会安全、班子和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基本做到党员干部、群众、部门单位“全覆盖”。
“从”计若“流”
问计关键在施计。问计于民是手段,施计于民才是根本目的。
针对征集的8万余条意见,各级党委政府本着实事求是态度,保持“原汁原味”,对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合并共138条,其中共性意见18条、个性意见120条,采取“分管领导报告制、责任部门承办制、共性意见通报制、解决问题督办制、落实结果公示制”的“五制工作法”进行分解落实,进一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针对社会关注的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市委、市政府采取“五轮驱动”措施,使1000余人自主创业,1.5万人当地转移就业,4.7万人培训后重新输出就业。
——针对提出的产业发展贷款难问题,市县两级大力压缩非公共性财政支出,安排100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争取资金新增市财信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3000万元,带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6.2%。
——针对蚕桑产业受市场价格影响整体下滑的问题,整合财政、供销、商贸、茧丝加工企业等与这一产业有利益关联的各种资源,把蚕茧收购价格稳定在每斤9—10元,以保护广大蚕农的积极性。
——针对群众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大力开展严肃公务车辆管理和使用纪律、进一步简化公务接待工作、切实精简会议、文件和应酬活动、严禁党员干部赌博、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等作风建设“五项整顿”。
把问来的意见建议合理地予以采纳,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地加以解决,使意见建议的办理过程成为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必将为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奠定强大的民意基础,为推进突破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