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汉阴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作者:耿国泉 邹国建 姜波 时间:2009-07-02 09:38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2009年春夏,广袤的华夏大地激荡着科学发展的热潮,地处安康黄金走廊的汉阴奋起追赶时代的春潮。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就像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开启了汉阴通往高速路的山门——汉阴钟灵毓秀为什么观念落后?区位优越为什么不能独占鳌头?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为什么农民不富有?“三个为什么”叩击着三十万汉阴人的心扉,催生了从思想观念到工作作风的历史变革。

    核心:实践载体

    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在哪里?面对县情实际,县几大家领导一致认为,汉阴优越的区位条件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搭建了平台,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批有增长潜力的企业为转变增长方式筑牢了产业根基,独特的汉阴文化旅游资源为打造特色旅游县创造了条件。
    在科学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汉阴推出“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举措,明确了“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四大突破,推进三化进程,富裕汉阴人民”的实践载体,奋力把汉阴建设成为西部最富发展活力、最富文化张力、最富和谐魅力之县。对此,省、市领导高度认同。
    按照全市“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汉阴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围绕科学发展观实践载体,紧扣“三保”目标,重新确立了工业扩张、农民增收、城镇建设、交通建设、教育强县“五大重点”,打造西部瓦都、富硒食品基地、山水园林县城、油菜花节、三沈文化“五张名片”,以及“GDP达到2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1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2元”的年度目标。
    面对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带领干群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以一种“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起”的紧迫感、“懒不得”的危机感、“欠不起”的使命感和“低不得”的目标感,靠前指挥,一线作战,全县各项建设事业呈现出了快发展、大发展的良好态势。继今年一季度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全市前茅后,预计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达9.3亿元,同比增长14.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4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25.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100元,同比增长23.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13元,同比增长25%。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机制,带来了科学发展的新景象。

    亮点:项目建设

    初夏的汉阴,发展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建筑工地塔吊林立,机声隆隆;工业园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十天高速建设现场彩旗飘飘,车辆穿梭……今年以来,汉阴县把提高发展水平这一目标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质量高低、成效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出实招、鼓实劲,发展全面加快。
    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上马,一名领导包抓,一班人马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该县编制完成了高标准的月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新型建材集聚区规划,大手笔谋划,大气魄建设。今年全县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实施项目100个。日前,该县涉及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实事建设四大类40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在建36个,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30%。
    以陶土开发为突破方向,以打造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为目标,汉阴计划投资2亿元,用5年时间完成100条新型建材生产线,将园区建设推向高潮。中坤、鹏远、煌城、月河4家新型建材公司4条页岩瓦、6条页岩砖生产线正在紧张有序的生产, 20条页岩砖瓦生产线续建项目开马兴建,投资7800万元功力建材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制品项目和投资8000万元的年产百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向生态型、环保型、节能型、科技型企业迈进成为该县工业生态化的重头戏。年产1万吨白魔芋精粉生产线已完成项目投资5000万元,盛发魔芋公司4万吨魔芋速冻食品加工项目、投资4500万元的冷链物流肉品分割项目正在抓紧征地,即将开工。同时,金福海油脂技改已启动厂房改建和新设备安装,7月底前可完工投产。

    重点:产业发展

    作为农业大县,抓住了产业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抓住了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灵魂。为打造月河川道现代农业示范带,汉阴县委、县政府在农业政策上频频出招。坚持把“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之策,有力地推动了生猪、蚕桑、油料三大主导产业和烤烟、茶叶、魔芋、林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问计于民”主题调研活动中,作为全省14个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县之一,针对生猪价格持续下滑的市场困境,该县主要领导和涉农部门先后深入到秦龙、联发、富康等养殖企业和生猪养殖户家中深入开展调研,共谋生猪产业科学发展的“金点子”, 同时积极向专家 “寻策”,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汉阴“把脉”,寻找应对生猪市场低迷的好办法。通过提高养殖技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新建秦龙、晟丰、富康等万头养殖小区9个,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产业发展之路,有效提高了该县生猪产业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在稳定蚕桑生产上,该县率先出台政府和企业联手保护价收购鲜茧和方格簇养蚕奖补政策,以转变蚕桑产业增长方式,试验大棚养蚕和工厂化养蚕,发展养蚕示范大棚100个,新建桑园5000亩,春蚕发种2.5万张,鲜茧产量达2902吨,增长7.2%。烤烟、魔芋、蔬菜的种植面积达到6646亩、6000亩、46166亩,分别净增1216亩、2000亩、3101亩,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明显提升。先后建成鑫星米业、川陕魔芋、金福海油脂等一大批涉农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有一个或多个企业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按照“区域部局、统筹规划、规模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将15万亩经济林转租承包,向能人大户集中,走强村大户产业发展之路,引导广大农民变“副业”为“主业”,有效调动了农民增收积极性。

    主旨:民生为大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汉阴县从解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问题入手,通过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尽心竭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广大群众从“民生工程”中得到实惠。截止5月底该县用于“三农”、教育、计划生育、交通、卫生等民生的财政投入达到1.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6.8%以上,增加4482万元,较上年增长68%。
    群众期盼的总投资过两亿元的汉阴中学整体迁建、县职教中心、城关二小、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四大教育工程上马兴建,县财政今年安排农林水支出4100万元,将建成30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累计完成通达工程210公里,改造通乡公路230公里,160个村建成水泥路总计686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的硬化率达到94%以上。安排支出356.4万元,完成3961平方米廉租房建设,做好72户实物配租和400户租房补贴发放工作,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加快实施公共卫生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巩固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全部纳入覆盖范围。
    和风拂荡,山青水碧。一个个事关发展和民生的难题,正在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化解。在学习实践活动的激越声中,汉阴人民正以最强劲的音符,谱写着科学发展的华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