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带来了丝丝凉意,可科学发展观活动却给汉滨区带来了勃勃生机。作为一个近百万人口大区,多年来一直未脱掉国定贫困县的帽子,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汉滨人民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已经有了满意答卷———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汉滨的人民格外开心;看着设施齐全、面貌一新的乡级卫生院,汉滨的人民心中格外安定;看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汉滨的人民喜笑颜开;清晰的彩色电视节目想看就看、甘甜的自来水想喝就喝,汉滨的人民倍感自豪……
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春风化雨的作用,为全区实施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在3648平方千米的厂矿企业、村组院落、田间地头悄然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上半年,全区社会全面发展,经济科学运行。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7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年计划的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元,同比增长20%,占年计划的48.8%;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000万元,同比增长5.1%,占年计划的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1元,同比增长28%,占年计划的5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097元,同比增长26%。
保增长不动摇
该区坚持保增长是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寻求突破发展良策,实现了学习实践活动和推进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一是把保增长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首要任务,积极寻求突破发展良策,实现了学习实践活动和推进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全区元至五月,全区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20.4%;二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年初确定的52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41个,开工率78.8%;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在西洽会、龙舟节贸洽会共签约项目16个,招商引资29.89亿元,展示销售产品1.5亿元;四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动员全区485名科级领导干部和6137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抓调研、寻民意、摸底子、搞规划、抓产业、上项目,包抓8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全区上下万众一心,积极应对5.28,成功承办西康高速公路通车典礼及第九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接待游客23.8万人次,经济总收入9789万元, 总投资970万元的西康高速公路小河至安康段沿线民居及环境改造工程全面完成,1415户样式新颖、排列整齐的新型陕南民居扮靓了西康高速路。
重民生不懈怠
在汉滨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民生问题是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区各参学单位紧贴职能部门工作实际,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善事7000多件。区委、区政府向广大人民群众免费发放龙舟节门票3万张,解决普通市民和困难群众精神食粮问题。区计生局为全区广大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投入79万元发放各类宣传品10万人次。区卫生局筹资5000万建设二院门诊楼、区卫生执法监督所办公楼、六个标准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所乡镇卫生院、100个标准化示范村卫生室,为边远缺编乡镇卫生院招录卫生技术人员30名,解决基层卫生队伍人员紧缺,结构不合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区水利局争取国家投资109万元,建造一艘50吨渔政监督船;争取150万元对东干二支渠进行整修,确保夏插灌区用水;投资1228万元启动78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3618人饮水难问题;投资730万元对许家河水库除险加固,目前已完成工程70%;按期完成北堤西段亮化工程,在资金未到账的情况下,先垫付6万元采购灯带、电线及施工设备材料,加班加点,克服雨天、烈日等高空作业等困难,按时完成城堤亮化任务,为龙舟节增光添彩。区农业局在建民镇建成标准化钢架蔬菜大棚30多亩,引进优良品种30多个,无公害生物农药20多种,并开展节水滴灌、CO2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现场培训80场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为保证农业用种质量安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555人次,检查和整顿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595户(次),查处农资案件9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8万元。区老干局在小康高速公路通车之际,组织20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到小康高速公路五里—茨沟包家山隧道段进行参观。让老干部们在有生之年能同大家一起见证安康结束无高速的历史。区残联从4月23日开始,邀请省博爱医院眼科专家到汉滨区第一人民医院为18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为 14 名截肢患者免费安装了假肢;为6 名肢残患者免费实施矫治手术,并免费为8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药品。区人事局投入近万元帮助创业大学生张磊实现了信息畅通;帮助花园乡团结村发展油茶200亩;组织劳力为金川村开挖汉江绿化植树坑千余个。区移民局帮扶南溪乡郭家河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82.92万元硬化公路4000米,新修公路1500米,整修硬化码头两处950米,新建沼气30口,启动民居改造工程10户,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正在紧张筹建。这些以扩大就业、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农民安居、城乡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为汉滨城乡群众撑起一把安定和谐的“幸福伞”。就是这样朴实可行的社会保障,让当地群众共同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共同分享着更多、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在汉滨区区长袁子顺的笔记本里有458篇民情日记,其中所反映378件事得到了妥善处理。那一项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通过“三深入三问民”、“五谈五提升”活动打开了沟通的渠道,干部下基层多了,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多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更踏实了,群众对机关干部的评价更高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