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白河“听解帮促”探索农村工作新机制

    作者:杨彦斌 叶林斌 时间:2009-07-08 18:49 来源:中共白河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新时期,欠发达县份面对推进发展的众多矛盾问题,如何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在加快发展中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县乡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白河县以“解决问题”为支点,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积极探索农村工作新机制,深受群众欢迎。
    白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6.6%,做好农村工作事关全县发展稳定大局。农民群众到底在想什么?急什么?最需要什么?白河县委书记陈勇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以解决群众问题为“支点”的农村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推进和谐发展。
    2008
    8月,白河县以麻虎乡金银村为试点,在群众中开展了“村情民意大调查”,走访群众569人次,解决各类问题71件,引起强烈反响,群众满意率达到100%。20092月,该县“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活动《实施意见》正式施行,明确提出要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县124个村中分批开展“听解帮促”活动,达到教育一批干部群众、解决一批问题、培养一批后备人才、完善一批制度的目的。首批活动在全县15个乡镇中各选1个村进行。

    “听”字为先,汇聚民情民意是基础工程

    白河县以15名县级领导带队,抽调30个部门百余名干部,与乡镇干部一起,组成15个驻村工作组,要求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每天的工作内容要有记录,即机关干部驻村工作制。工作组人手一本民情民意调查工作日志,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从群众角度去真心地“听”,不分远近贫富都登门去“听”,走访入户率要达到85%。对群众反映的上学、就医、就业、住房、产业结构调整及村组今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逐一建立“台账”,即梳理问题台账制。通过“三项制度”,驻村工作组全面收集群众现实问题,共走访农户3981户,入户走访率达94%,“听”到群众问题和建议5172条,现场解决285条,经梳理归类后共有667个问题。
    许多干部反映,这样的“听”确实听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声音。桃园乡联合村是该县近几年建设项目和投入资金最多、群众受益最大的村之一,很多干部认为群众应该很满意,没有什么意见。但经过近一个多月的深入走访和入户调查,却收集到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292条,其中政策解释不到位、政策落实不透明、政策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占相当比例。通过“听”,干部更加明白,越是建设项目多,越要注意相关政策的宣传,更要注意群众的思想动态,群众没有公开提出意见,并不代表没有意见。

    “解”字为径,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支点

    面对一本本群众需求“台账”,白河县采取直面应对、分类分层解决的办法,镇村能够解决的问题,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制订工作措施,村“两委”班子负责落实工作任务、解决具体问题,村里选举产生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解决问题全过程。提交到县上解决的问题,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相关部门制订帮扶措施,镇村负责落实具体任务。活动开展后,县委书记陈勇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交到县上集中解决82个带共性的问题。各乡镇“一把手”也都亲自上手研究每一个问题,逐一认真解决落实。对“台账”上的每个问题,都填写“一问一表”,跟踪反馈解决情况,解决一件就让群众签字销号一件。“解”的最后一关也由群众来把,每个活动村的党员、群众代表评议满意率达90%以上才算工作合格。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白河县明确提出,把住房保障、安全饮水、教育就业、看病就医等群众现实生活问题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卡子镇凤凰村颜世贵等4户特困村民因无钱盖房,居住条件极差,经驻村工作组协调,民政局筹资近8万元,为每户规划建设260平方米住房,群众十分满意。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上下从群众现实生活问题着手,及时解决各类问题382件,落实解决人饮工程16处,修建便民桥15座,新修村组公路20余公里,启动中心敬老院建设35000平方米,培训3900名返乡农民工,扶持200余人实现自主创业。

    “帮”字为谋,把帮扶群众发展作为目标

    白河县各级领导干部都把帮发展作为具体行动,各驻村工作组帮村上制定发展规划,帮助每家每户确立合适的致富路子和发展目标。中厂镇宽坪村在驻村工作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了村庄布局、产业规划,有了规划的指导,全村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农户越来越多。农户陈世军通过流转土地,一次性发展大棚蔬菜7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初步形成。在帮发展上,白河县积极出台政策,集中力量帮扶到位。适时出台了《关于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办法》,集中捆绑了近6亿元的涉农项目资金,倾斜到活动村帮扶建设。各级各部门都倾力帮村级发展,县妇联会帮助大双花湾村争取资金35万元建设饮水工程,目前已竣工投入使用,解决了143534人的饮水难题。同时,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该县启动了送文化、送法制、送科技、送政策进村的“四送进村”活动,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农资超市、医疗健康、全程代办、文体休闲、矛盾调处等方面的服务。各村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开展治安联防、医疗卫生、水电维修、技术辅导、扶贫帮困等服务,受到群众好评。

    “促”字为本,促进稳定和谐是根本

    白河县委通过“听民情、解民忧”活动,结合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识到促进和谐稳定的根本是推进机制创新。为此,他们进一步完善村“两委”议事决策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总结探索出了村民监督委员会运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等机制。在解决好群众问题的基础上,把开好群众大会、群众代表大会、群众代表议事会议作为一项任务要求,进一步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以群众测评满意率作为活动成效的根本标准,用群众的满意来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麻虎乡南沟村年近60的老人阮开辉,妻子智力低下,孩子年幼,常年租住在邻居家里,生活十分困难,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协调,筹资1.2万元帮其建起两间52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购置生活必需用品,并成立生活监管小组对其一家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安排和料理。
    通过“听解帮促”,白河县农村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基层乡镇干部的角色由单纯的管理型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重型,找到了管理与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广大干部放下架子听民声、扑下身子解民忧、找准路子帮民富、想尽方法顺民心,“群众需求”成为工作主题,开展农村工作有了更强的针对性,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两次问卷调查显示,白河县96.7%的群众认为开展“听解帮促”活动很好、很有必要,90%的群众希望活动能够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大批年轻干部在深入群众中得到锻炼,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带领农村群众发展的后备人才。半年来,开展“听解帮促”的15个村就有40多名群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得到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