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坚持把开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采取“四明四定”办法,扎实抓好活动开展,有效实现党建与经济的互动双赢。 明确重点,定目标。开展“升级晋档”活动,农民增收是重点。制定出台系列农民增收规划和奖补政策文件,把大力培植蚕桑产业、生猪产业、劳务产业、特色产业、二三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采取县级领导联点、科级领导包抓、一般干部驻村、党员结对帮扶和与“三联共建”主题实践活动、包抓强村大户建设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的办法,力争到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35元以上,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含)以上的示范村达到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含)至8000元的小康村达到4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含)以上的温饱村达到44%以上,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贫困村,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明确标准,定档次。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紧扣《石泉县农民增收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要指标,结合村级主导产业建设规模、社会事业发展快慢、居住基础条件优劣、基层组织建设规范程度五大标准15个小项,将全县村级党组织划分为贫困村、温饱村、小康村和示范村四个级别,同时依据收入水平的差距又将贫困村、温饱村、小康村划为6个档次,由低到高依次升级晋档。 明确步骤,定重点。“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每年分调查摸底、组织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调查摸底阶段重点对村级党组织现状和农民收入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依据升级晋档考核指标严格确定村级党组织所属级别档次,并测算出经过努力当年可以升级晋档的村;组织实施阶段重点完善农民增收坐标体系,采取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和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的办法,突出抓好强村大户建设、特色劳务经济、村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村级组织建设五大块工作;总结验收阶段重点做好自查总结,及时提出升级晋档申请,上级党组织派人考评后,进行命名表彰,命名表彰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连续两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显著、不能升入上一档次的村级党组织,来年列为整建村进行集中整建。 明确要求,定奖惩。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作为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并把活动成效作为衡量各级干部政绩、推荐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干部提拔任用和兑现村干部误工补贴、推荐考录公务员、选聘乡镇长助理、评选特别优秀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获得省委、市委命名表彰的乡镇党委,除省、市奖励外,县本级分别奖励1万元、5千元;获得省委、市委命名表彰的村党支部,除省、市奖励外,县本级分别奖励5千元、3千元;对打分排名前3名的乡镇党委、进位两个以上档次(含)的村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奖牌,分别奖励3千元、2千元。对当年考核位居全县、本乡镇末位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位居末位进行组织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