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 > 正文内容
    标题 安康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95号提案 的答复函
    编号 195 办理部门 安康市人民政府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赵俊民 签发日期 2021-06-15 10:00 发布日期 2021-06-16 10:00 类别 B
    正文

    汉江生态经济带中,秦岭、大巴山、神农架、丹江口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把握十四五战略机遇,充分运用特色优势,发展陕西中医药产业势在必行。

    建议:

    一、正确认识中医药在世界医卫领域的影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球经济退潮的同时也让中医药成为疫情治疗、防控的亮点。国新办抗疫中国行动白皮书表明: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占92%,由此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一块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中医药作为国家文化经济发展重要战略,传播广泛、润物无声。

    据统计,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保有30000份药用植物,含240科、1343属、3599个物种;药用动、植、矿物药材1235种。目前大宗药材种植已成为市场主体,规模化种植300多种,100多个基地通过GAP(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认证,GMPOIS(全球药用植物产地生态适应性区划系统)体系可精确药物生长适宜范围。中医药产业从机械化、半自动化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以两万亿市场份额成为多地支柱产业。

    二、挖掘放大陕西中医药产业优势

    以安康为例:自古是中药材优质产地,历史上被称为中药材之乡,中草药种类1299种,占全国的10.14%、全省39.47%。道地药材近百种,《中国药典》收录300多种,《药典》规范正式药材282种。近年人工种植80万亩,形成了绞股蓝、葛根、黄连、天麻、杜仲、厚朴、当归、独活、猪苓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中医药企业28家、中药材合作社137家。以此为基础,借助《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契机,十四五期间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打造陕西区域生态经济模式,高度契合生态经济发展逻辑,具备长效型、生态友好型特质,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加快推进陕西中医药产业发展

    推进陕西中医药产业,一要确保中医药资源、中医药种源可持续利用,从良种培育、加工炮制、道地产区、适宜产区选育上建立中药材种植体系,培育中药材种植龙头,保证中药材品质要求。以规范化种植基地为红利存量,以中医药科研为储能,以区域性中医药单品为爆点,未来3至5年期间培养千亿生态经济支柱产业,在中医药及其衍生产业培育中探索、发展区域乡村振兴模式。二要系统研究中医药产业,制定、出台中药材市场建设奖补措施,搭建中药材专业市场;针对中医药产业短板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与推进措施,结环补链,进行全产业链培育打造;对中医药行业划行规市,使其健康有序发展。三要与国内外关联研究机构、科研院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设具有GAP(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认证的中药材基地,培育中药材优良品种;建立中药材种植的无公害标准与有机标准,严格约束产品品质,让区域中药材产业发展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四要靶向招商,通过种产研销构建产业体系,培育以道地中药材研发、种植、生产为一体的一批龙头企业,形成道地药材种植、加工、炮制区的域性竞争优势和拳头产品,构建良性产业链闭环,促进产业聚集式发展。五要完善产业项目配套,强化产业基础保障。

    四、高度重视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

    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是澳门金促会围绕澳门产业转型在安投资的试水项目,为陕澳合作开启了先河。建议将其作为陕西南向开放的重点项目,支持其纳入陕西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龙头扶持培育。充分利用澳门国际化窗口、对接规范的日本汉方系统及针对葡语系国家中医药推广契机,加强中医药对外合作与国际贸易,围绕一带一路国家以药为媒不断深化交流合作。请进来,走出去,形成标准化、规模化、体系化产业方向与孵化模式,将中医药产业做成陕西对外高附加值支柱产业,实现陕西在生态经济发展进程中弯道超车。

    回复

    王国库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安康打造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建议》(第19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我市中药资源丰富,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十四五”期间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度契合我市生态经济发展。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通过搭载“汉方认证体系、澳门药事注册体系”及“国际大健康产业交流平台”,打造“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一带一路的国际窗口”,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以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规划占地面积约650亩,建设面积50万,计划建设汉阴大集中药材专业交易区、现代物流区、文旅商业区、民俗康养区、农耕文化体验区,建成后将具备中医药产业、物流、商贸、市场集散、文化培育、配套教育培训、生态康养等7大功能。

    二、已采纳建议

    (一)当年完成事项

    关于 “挖掘放大陕西中医药产业优势”的建议。《安康市“十

    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我市生物医药产业要以秦巴特色医药资源为依托,以中药材物流中心和药源GAP种植基地建设为承载,重点发展中药、化学药及生物药、医疗器械三大门类,重点提升成药生产、做精植物提取、壮大中药饮片、培育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养生体验等大健康产业,积极推进医疗器械、生物制剂等产业发展,注重新药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做响“秦巴医药”品牌。

    (二)当年推动工作

    1.关于“高度重视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2021年5月28至29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雷西明带队现场考察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与澳门金促会顾问刘钢一行进行了对接交流,并进一步完善规划。目前,该项目已纳入省市县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澳门电子金融产业贸易促进会正组织专家制定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规划。汉阴县已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分管住建和自然资源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委统战部、县发改局等19个部门及全县10个镇镇长为成员的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了项目用地保障、中药材种植基地、外围环境保障、任务督查4个专班,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项目建设相关事宜,明确了项目推进机制、要素保障支持措施。目前,已核清项目用地范围,待完成项目规划下达用地指标后,制定项目供地方案。同时,正制定中药材种植基地、跨境电商奖励扶持办法。

    2.关于“加快推进陕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目前我市正制定《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将明确加快推进我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健全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优化中药产业园区布局,打造中药制造龙头企业,推动企业技改与新药研发,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发展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利用,提升中药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构建中药材流通和生产服务体系,壮大中药大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培育和推广“秦巴药材”品牌,协同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十九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支持政策、做好土地保障、强化质量监管、强化人才支撑、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等六项保障措施。

    (三)计划采纳事项

    下一步, 我们将进一步修改完善《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列入“优化中药产业园区布局”工作任务中,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充分利用汉阴县月河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优势,按照“一县一区、一区一园”的要求和省市相关政策,加快项目统筹建设,帮助协调外汇管理局安康中心支局办理外汇备案等手续,并全程指导办理所需的材料上报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争陕澳中医药产业园项目早日竣工投产达效,为我市中药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不予采纳的建议

    无。

    安康市人民政府

                                       2021年6月 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