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对镇坪县农村集体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如下建议。
一、以绩效为核心,强化资本运营管理。一要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优化运作方式,坚持在降低入股分工的比例上下功夫,对入股分红存在资金流失风险和分红收益较低的村级集体经济资金予以收回,在充分考量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前景的基础上,采取“兴办企业、建设园区、收储经营性资产、组建投资公司”等多种方式重新投入使用,确保资本保值增值。二要坚持区域协同发展。打破镇域、村域界限,跳出本地看世界,对集体经济资金予以整合,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镇情村情,依托资源优势,将资金集中向飞地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等领域投放,让小资金撬动大产业,小资金囤积大资产。三要严格资金监管。要进一步严格资金审计和绩效评估,加大专项审计和核查力度,及时纠正资金使用中的问题。要抽调各方面人才,对村自建企业和入股企业再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对自建企业年年亏损的指导及时转产,防止亏损殆尽;对入股企业经营不善、产业前景堪忧及即将淘汰的落后产业的股金村,运用法律手段,及时予以收回,坚决防止资金流失的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二、以市场为导向,精准推进产业发展。一要强化统筹。集中全县经济人才,组建集体经济发展办公室,科学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镇村情况,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以镇为单位,坚持村村联动,实施区域板块集约化发展,全力打造集体经济示范园区。二要突出重点。发展集体经济要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紧扣我县“猪、药、芋”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加工制造”五大产品集群,科学确定产业项目。三要彰显特色。发展加工企业时,各集体经济组织要分析同类产业全县发展情况,积极对接旅游市场,重点在冷门、刚需行业选择项目,不要跟风赶潮,避免产业产品同质化,切实打造特色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对确需发展同类项目,可实行资源共享,采取代加工的形式,降低产品认证、厂房和生产线建设成本。
三、以效益为中心,加快资产经营开发。一要加快经营性资产转化。进一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推动集体林地、土地入市交易,让资源变经营性资产。同时,采取收储、变卖、资产评估等多种形式,盘活村集体经济现有非经营资产,让其转化为经营性资产,挖掘提升经济效益。二要多路径经营资产。转变传统以租赁为主的经营资产方式,坚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先行上手,对各类市场主体需要土地、林地、房屋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出面流转租赁,评估折合成股本,入股企业分红;对有经营潜力和前景的资产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按股分红,让经营性资产效益最大化。三要创造条件开发资产。抢抓高速公路竣工后留下的许多有发展潜力土地、商混站、机器设备和厂房等予以低价收储,作为发展之用或通过市场保值增值。要充分利用国土空间调整之机,加大可经营性土地收储力度,及时调整土地用途,使其变为经营性资产,让村集体经济资金最大程度增值。
四、以人才为依托,加大选聘培养力度。一要选好人才。着眼全县,盯住发改、财政、经贸、农水等经济部门,从退二线、退休人员中选派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人员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盯住致富能手、职业农民、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选聘一批人员充实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切实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缺管理人员的问题。二要育好人才。推行专业人才包抓企业机制,从全县专业人才队伍抽调一批到村集体经济组织任技术员和经济顾问。同时,从村级后备干部选派一批参加专题培训和定期培训,让其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解决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三要聘好人才。制定出台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引进招聘办法,高薪、高待遇引进招聘一批人才,充实到村集体经济组织队伍中。针对缺财务人员的问题,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全程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财务,解决资金管理、财务处理不规范的问题,严控资金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