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抢抓苏陕协作和易地搬迁政策契机,大力承接毛绒玩具文创产业转移,积极打造“中国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实现了从引企业到引产业的转变。当前,紧扣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发展要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亟待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安康制造、省内配套”的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发挥安康劳动力资源优势、关中科技创新优势和陕北能源化工优势,更好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也有利于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产业雏形基本确立
自2017年12月第一家毛绒玩具厂落地,安康市相关产业“无中生有”、快速崛起,“中国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初具雏形。
一是持续招商引资,实现了规模发展。确立“市域统筹、县区主战、社区承载、协同联动”思路,发挥常州市对口帮扶安康工作组作用,瞄准国内前二十强毛绒玩具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主动登门拜访,点对点推介、一对一引进;首批落地后,及时兑现政策,开展以商招商、延链招商,实现签约一个、投产一个、成功一个、发展一个。截至目前,全市正常生产经营的毛绒玩具企业716家,扬州安贝斯、广东汇美思、上海索啦咪等龙头企业落户生产,毛绒玩具日均产能达到30万只;2020年毛绒玩具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二是创新海铁联运,降低了物流成本。针对“在安康建厂物流成本每吨比在扬州增加近4倍”的成本劣势,安康市积极衔接上海港集团和西安铁路局,在恒口示范区联合打造“安康无水港”项目,采取集装箱海铁联运方式,由安康东站装车,搭乘列车发往上海,经上海港对外出口,在海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节省了通关时间和运输成本,2020年5月27日发出“第一箱”以来,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安康至上海的整车物流成本下降近50%。
三是开展技能培训,巩固了人力优势。当前以毛绒玩具为重点的新社区工厂吸纳就业2.4万人,仅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62万人的3.9%,劳动力“富矿”资源丰沛。通过持续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工”,整合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扶贫政策,强化市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动,同时将毛绒玩具企业缝纫工技能培训延长至6个月,前三个月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后三个月每人每月补贴300元,极大激发了群众从事毛绒玩具产业的积极性,全市每年可新增熟练产业工人3000人以上。
四是强化帮扶措施,克服了疫情影响。面对疫情影响,采取“点对点”输送、家庭工坊等方式,确保了毛绒玩具企业正月十五以前陆续开工,及时赶制外贸订单,在欧美疫情暴发前顺利发货;国际疫情蔓延后,及时提出“优先生产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优先发展本地特色产品深加工”思路,组织企业赴外地展销推介,组织10余家龙头企业组团参加中国玩具展,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成立毛绒玩具行业协会,覆盖10县区87家主要企业,凝聚企业抱团发展,开展企业间互助、共享订单资源,保障了大部分企业疫情期间不停工、有活干。
二、困难问题尚在破解
一是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随着以文创设计、电商服务、产品发布展示、物流、原辅料批发交易为核心的毛绒玩具“五大中心”建成运营,一批文创设计单位、电商企业、原辅料批发商、综合服务类企业落地投运,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但安康毛绒玩具产业“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原辅料生产和研发设计仍以江浙地区为主,特别是缺乏区域内的产业配套,有企业反映“断根针也得到江浙采购”。
二是发展层次相对较低。除恒口示范区吸引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10所大学设立专家工作站,与秦亲宝贝、暴走漫画等15家国内著名文创公司合作,拥有IP授权30个、自主知识产权产品30个,爱多宝、恒安等企业已开始组建设计团队外,多数企业仍以订单式加工生产为主,主要赚取生产加工费;加之综合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短期内受劳动力及政府政策红利刺激,企业发展较好,但存在产业再转移风险。
三是其他地区竞争激烈。江苏省是毛绒玩具传统产区,其中又以扬州为代表,近年来扬州毛绒玩具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由于涵盖生产、设计、电商销售的全产业链,优势依然明显;广州、青岛较早承接境外毛绒玩具产业转移,产业起点高,动漫、设计人才聚集,为高档毛绒玩具产地;河北省保定市白沟镇素有“中国箱包之都”美誉,该地区发挥辐射京津地区距离优势,突出商品交易功能,已建成相对规范的毛绒玩具市场,入住商户600多家,日成交额百万元。
三、“省内配套”潜能巨大
一是关中能创造。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地区聚集了全省绝大多数高校、主要科研院所和创新孵化平台,具备成为毛绒玩具创意设计研发中心的雄厚实力。安康市和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合作,已连续举办两届“鎏金铜蚕被”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和西安美术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两地共办毛绒玩具产业国际赛事,共建安康市毛绒玩具文创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创意文化旅游产品。
二是陕北有原料。毛绒玩具的主要填充物为PP棉(聚丙烯纤维),属典型的化工制品,也是我省陕北能源化工产业主要产品之一。近年来,榆林、延安相继投产了一大批高附加值化工项目,其中,榆能集团已建成两条年产聚丙烯30万吨装置,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具有年产聚丙烯25万吨产能,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在建年产聚丙烯40万吨装置等,均可作为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促进相关能化企业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符合陕北地区以高端煤化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三是“宝库”可开发。我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超过700万件馆藏文物,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了毛绒玩具企业无尽的创意“宝库”。紫阳爱多宝动漫文化产业公司和西安美术学院联合开展产品设计,为西安打造的“唐宝”“唐妞”“大唐芙蓉园不倒翁”等产品已获版权并受到市场好评,当前还参与到十四运会吉祥物设计中。
四、有关建议
一是强化协同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建议省级将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统筹进全省招商工作总体布局,在促进毛绒玩具及其配套产业向安康聚集,重大招商项目流转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快推进江浙地区毛绒布、针织物、填充棉、人造革、电子产品、塑料配件等整链条转移至陕西。
二是加强企业联系,延伸上游配套。建议省级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促成陕北能源化工企业与安康毛绒玩具生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鼓励能源化工企业结合毛绒玩具产业需求,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细化,进一步延伸聚丙烯产品分支,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是优化创意设计,释放比较优势。建议省级加大对关中地区创意设计企业、科技企业融入毛绒玩具产业链条的支持力度,鼓励文博单位、文化企业积极开发具有陕西元素的毛绒玩具产品,支持安康持续办好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促进毛绒玩具产业招揽人才、聚集人气、打造品牌。
四是提升综合服务,吸引总部落地。建议发挥西安自贸区、西安海关、一带一路(西安)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等职能作用,强化对毛绒玩具产业在报关检验、外运物流、结算等方面的服务支撑,推动毛绒玩具企业将运营中心甚至公司总部逐步从江浙地区转移至陕西,进而促成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先进管理理念的全方位深度引进。
(作者单位: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