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产业是朝阳产业,前景广阔。当前,安康发展康养产业,机遇良好,但问题同在,现通过调研思考,提出建议。
一、全市康养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调研分析,我市康养产业主要由文旅康养产业、健康养老产业、医养结合产业、康体运动产业四大版块构成,整体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呈现以下特点:
(一)文旅康养经济势头强劲。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聚力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主导产业集群,出台《关于加快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安康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安康市文旅康养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安康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系统谋划推动文旅康养经济发展。二是示范创建成效明显。石泉县、宁陕县先后成功创建为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岚皋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即将命名,汉滨区、平利县、汉阴县正在加快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三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市已建成4A级景区14家,3A级景区2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休闲旅游街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7个,培育特色旅游民宿78家。建设宁陕蒿沟、石泉后柳、岚皋四季等6条乡村旅游休闲度假聚集带,建成石泉鬼谷岭、白河天宝梯彩农园等文化旅游景区,加快石泉本草溪谷、镇坪长寿谷、平利马盘山、岚皋巴山大草原等康养度假旅游区建设。
(二)健康养老产业稳步发展。一是政策保障逐步完善。编制《安康市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以奖代补办法和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实施办法,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二是发展规模日渐扩大。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93所;市县区各建成1所公办示范性老年公寓;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4个,覆盖率32%;农村互助幸福院1306个,覆盖率77.8%;全市养老总床位2.5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55张,位居全省第一。三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引进北京德亨仁厚等养老服务企业运营管理市县公办老年公寓;在全省率先制定《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规范》(安康市地方标准);我市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生态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市,被国家民政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单位。
(三)医养结合产业扩大规模。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市政府制定医养结合发展规划,出台促进健康服务业、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三个实施意见”,支持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二是抓点示范带动。全市建成8个医养合作示范中心、98个医养合作示范点;全市8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或中医院开设老年门诊,全市90%以上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推进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知名老中医、西医专家门诊和中医馆、康复针灸中心等。三是加快项目建设。支持安康夕阳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民办医养结合机构,形成“老年公寓+医疗机构”连体连锁模式。
(四)康体运动产业起步良好。一是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累计争取中省体育场馆设施项目602个,投资6.78亿元。完成安康市体育馆和瀛湖公开水域游泳两个“十四运”场馆建设;石泉、白河、宁陕、平利、岚皋、高新等6个县区率先完成市县“四个一”工程(一个体育场、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馆、一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市体育健身工程村级覆盖率达到78.5%、社区覆盖率达到88%,乡镇实现全覆盖。新建社会足球场地45个。二是赛事活动蓬勃开展。承办国家级赛事活动12项、省级赛事活动11项、市级品牌赛事49项、县级特色赛事16项,举办赛事活动480场次;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龙舟赛、中国大秦岭(宁陕)山地越野挑战赛、“秦巴明珠·幸福安康”半程马拉松赛届、世界自由搏击拳王争霸赛、“一带一路”赢湖国际龙舟精英赛等,持续打造“秦巴明珠·幸福安康”体育赛事品牌。三是体育产业持续升温。瀛湖成为首批陕西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水上运动中心建成投用;宁陕秦岭四季滑雪馆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南宫山飞拉达攀岩、上坝河射击、马盘山骑马、沧海桑田山地摩托车等康体运动项目建成投用。
二、全市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概念内涵理解不透。目前我国康养产业仍面临“概念火热,实践不足”的境地,我市康养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方向、产品结构、特色业态、项目谋划、消费市场等关键问题,仍需深度调研、精准定位、突出特色、系统谋划。
(二)缺乏整体规划引领。打造千亿级康养产业,需高起点规划引领,我市尚未编制康养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导致康养产业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不够明晰,文旅康养、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康体运动产业融合发展缺乏统筹协调。
(三)保障措施不够有力。市上出台了链长制工作机制,但涉及培育扶持康养产业发展的产业引导资金、土地供应、招商引资、督查考核等保障措施还不完善,协同推进、融合发展的合力还没有形成。
(四)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全市康养产业刚刚起步,四大版块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无论是以游客消费为导向,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文旅康养产业,还是以医疗保健、养老机构为依托,事业属性较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医养结合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产业链均未形成,都缺乏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带动引领,普遍弱、小、散,且产品结构形态单一,发展活力严重不足,未形成规模效益。
(五)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在医疗领域,医疗人才总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仍然较难,中高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在旅游领域,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规划、营销人才短缺,中层的管理人才流失换岗快,一线的服务人员文化层次低、且年龄偏大,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三、对打造文旅康养主导产业集群的思考
围绕“打造国际健康城,培育西部生态康养产业强市”目标,深入实施“康养+”战略,按照“市上统筹、县区主战,错位发展,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优化康养产业结构布局。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康养旅游产业;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振兴发展;发挥生态宜居优势,培育健康养老产业形成规模;实施户外运动休闲化、市场化、品牌化,引导康体运动产业特色化发展。打造一批休闲度假、康复医疗、健康养老、康体运动、康养旅居、乡村民宿、研学旅行等康养产品,丰富消费供给,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释放品牌价值,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市培育规(限)上企业100家,新增年营收5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文旅康养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元。
(一)规划先行,引领发展。按照“多规合一、融合发展,全链布局、链主带动,突出重点、项目支撑,打造特色、创新示范”的规划编制思路,深刻分析我市生态资源、区位交通、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优势和现状,精准研判康养产业消费市场、投资趋势,编制《安康市千亿级文旅康养主导产业集群专项发展规划》,聚焦千亿级产值目标,突出文旅康养、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康体运动四大产品体系,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明确相关部门重点工作任务,科学引导我市文旅康养新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二)项目带动,支撑发展。建立文旅康养产业重大项目库,建立“市上统筹、属地管理、政策配套、督查考核”的项目调度工作机制,对全市280个文旅康养项目分类推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尽早建成投用。尤其是深度策划包装新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市场主体,重点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启动“秦巴1号旅游风景道”和“一江两岸全域文旅核心圈”2个100亿级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发挥重大文旅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多元联动,协同发展。一是做大做强文旅康养产业。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梯次推进宁陕、岚皋、汉滨、平利、汉阴等县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县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瀛湖、南宫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推进石泉秦巴老街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皇冠健康小镇、池河金蚕小镇、蒲溪温泉小镇、瀛湖水画小镇、岚皋四季非遗小镇、长安女娲茶镇、蜀河古镇、曙坪中药养生小镇、蒿坪硒谷康养小镇、恒口毛绒玩具文创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建设;打造后柳水乡、本草硒谷、双龙旅游区、凤堰古梯田、马盘山、芍药谷、茶马古道旅游区、巴山大草原、天宝梯彩农园、长寿谷等10个康养旅游度假区;建设南宫山、悠然山、上坝河、鬼谷岭、天书峡、飞渡峡6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宁陕蒿沟、石泉明星、岚皋四季、平利龙头、汉滨流水、镇坪曙坪6条乡村休闲旅游带,培育精品民宿150家,发展乡村旅居度假游。二是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支持镇坪建设全国标准化中药材贸易集散地,加快陕澳中医药产业园、石泉本草硒谷中医药康养基地、镇坪飞渡峡麦渣坪中医药康养旅游区、汉阴华晔山田坝杜仲康养谷、平利正阳道地药材健康理疗综合体建设。推进富硒中药材与富硒药膳、功能性食品、特殊医疗配方、保健产品融合发展,建设3-5个集中药材种植、加工、提取、销售、观光、药膳、滋补养生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中药加工龙头企业,支持中药创新药物产业化发展,打造安康中药品牌。三是医养结合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形成规模。加快城市二级公立医疗服务机构转型和医养中心及医疗养老联合体建设,培育健康颐养中高端养生养老机构。推进付家河生态健康养老城、城东医疗健康产业园等10个中高端养生养老项目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一批中医特色康复中心和示范基地。创新“互联网+”“公建民营”“城企普惠联动”等养老模式,培育规模化、连锁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牌,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四是引导康体运动产业特色化发展。举办“体育+”系列赛事,搭建体育会展、论坛等平台,建设体育休闲健身基地,培育健康运动龙头企业。精心策划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精品赛事活动,唱响做实“跟着赛事游安康”。推进瀛湖省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打造西北水上运动中心。建设一批自驾车、露营营地。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技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业态,延展康体运动产业链。
(四)政策配套,保障发展。一是成立专班。成立安康市文旅康养产业专班(具体以市政府制定链长制名单为准),定期研究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重大事项。二是建立机制。建立专班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市上牵总、县区主战、整体筹划、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对文旅康养产业实行“月调度、季汇报、年终评”制度,挂图作战、序时推进,设定绩效、考核奖惩。三是政策支持。充分研究中省康养产业政策,市本级设立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引导培育康养产业发展;强化土地供给,优先保障文旅康养项目用地;加强人才保障,制定实施康养产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出台康养产业融资政策,鼓励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康养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