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106期/产业建设/内容详情

安康市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

作者:许启汉 杨厚生 晏文红发布时间:2022-01-04 17:28 来源: 【字体:

第七次全国普查公布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52.3万人,占常住人口20.98%,其中65周岁以上老年人37.2万人,占常住人口14.94%,我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养老服务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推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我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目标,不断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机制比较健全。将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全市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民政、发改、卫健、财政、人社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先后研究出台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四个《实施意见》和医养结合试点、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市建设等三个《实施方案》,以及《安康市支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若干政策措施》《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奖励办法》《农村互助幸福院示范点建设奖励暂行办法》《民办公益性养老机构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落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失能半失能老人生活等补助政策。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在机构养老方面,坚持将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65%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累计投资2.3亿元,实现了市、县区公办老年公寓全覆盖。加大社会资本投入力度,发展民办养老机构23家,引进北京德亨仁厚健康管理集团全产业链落户安康,目前已运营市级老年公寓、汉滨和旬阳老年公寓。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突出社区日间照料,加大投入,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4个,城市社区覆盖率达30%;从2017起,每年建设10个居家养老示范社区。在农村养老方面,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34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80%,其中深度贫困县和深度贫困村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或改扩建农村敬老院56所,集中供养率达到60%。在生态康养方面,制定了《安康市生态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结合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民居民俗等,建成20个生态健康养老示范园区。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保障不断强化。2016年,市民政局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关于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安康市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设立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2017年以来已招录养老专业护理人才3000人。以市养老协会发起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以养老护理为核心的技能培训学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2500余名养老护理员。同时,市上将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和家庭医生纳入全市十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为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服务设施方面。已建成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大多数位于老城区,建筑密集、用地用房紧张,难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二是服务功能方面。老年群体存在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健康状况者养老服务需求不同,目前不能很好满足。加之受人才不足等因素制约,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提供生活照料为主,医疗护理、心理咨询、临终关怀等专业化的服务缺乏。

三是资金保障方面。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有限。因此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保障。目前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补贴和部分福利彩票收入,难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扩大的需求。

四是人才队伍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工作强度大,导致本地适龄劳动力不愿参与到养老服务的队伍中,专业的护理人员不愿跨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领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意见建议

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会养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安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证补贴经费和工作经费落实。继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运营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对符合要求的机构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社区化的养老机构,鼓励专业的养老机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二是有效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加快落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地和设施建设,加快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在日照中心配备医疗护理、康复辅具、文娱活动等设施,使日照中心成为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中心。社区养老院则主要为失能、半失能或失智老年人提供长期养老服务,解决失能老年家庭的日常照料问题。继续对社区的居住环境与老年困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安全的环境。

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参与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支持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等通过开设老年餐桌、社区配送等方式,为社区和居家老年人提供优质便利的餐饮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作用,重点满足老年人的心理与社会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和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实用的养老服务。

四是推动医养结合。加快建设具有养老、医疗、康复等功能的护理院,制订具体扶持政策,以适应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服务的需求。加强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医疗卫生资源保障。加快智慧医疗建设进程,加强医疗机构对家庭病床的远程监控、专业指导和护理服务。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增加上门出诊”“定期家访等灵活模式,为社区居家养老群体建立健康档案,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等,对失智失能老年人提供针对性治疗和护理。

五是加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出台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培养养老服务人员的为老服务职业理念。增设公益岗位等方式,解决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不足问题。提高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大力开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普及养老护理知识,增强家庭照护技能。

(作者单位:安康市民政局,许启汉系市民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