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紫阳县村级三套班子共谱和谐曲

    作者:石新科 李朝新 时间:2009-07-21 09:46 来源:中共紫阳县委组织部 字号: 打印

    随着紫阳县焕古镇第二次村级三套班子培训暨县纪委派员授牌授印仪式的结束,标志着该县212个村民监督委员会全面建成并开始规范运作,揭开了该县村级监督史上的新篇章。
    该县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分为“三步走”。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明确工作目标。将村名监督委员会建设作为落实“五项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年”的重要工作突破口,确定2009年度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全面完成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层层培训动员。落实7名县纪委常委和17名部门纪检组长进行包抓示范,召开全县纪检系统培训会议,就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专题业务辅导;三是抓好对新任监委会班子的教育培训。监委会的选举坚持“双推双选”,突出代表性,监委会班子选举产生后,对监委会主任及成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纪律等都进行了履职培训。
    村民监督委员会彰显“十有”特色。该县在抓好示范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监委会“十有”工作标准,即有领导机构、有工作方案、有村民监督委员会牌子、有村民监督委员会印章、有独立办公室及必备办公设施、有工作指南、有信访登记簿、有工作培训、有会议记录、有资料档案。把村监委会监督工作简化为12种流程图,即议事规则、工作规范、工作职责、工作纪律以及村民监督委员会主要工作规程等,民主监督重点工作流程包括党务公开监督程序、村务公开监督程序和村级事务监督程序等。
    村级“三套班子”和谐相处、共谋发展。该县各村民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拧成一股绳,共创农民致富、乡村发展之道,农村形成了“三套班子”一条心、共商大事谋发展的喜人格局。一是通过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以前的村“两套班子”变为了现在的“三套班子”,在监督方式上由被动监督变为主动监督,单一监督变为全面监督,促使村班子成员增强监督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从制度层面解决了难监督或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二是加强了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各乡镇普遍推行一季一公示的村务公开制度,在工作的流程上,设置了村级各项事务及各项开支均需由村民监督委员会进行审核盖章并公示,上级主管部门方予核销或核准的制度,把监督工作贯穿于全过程,杜绝了管理上的漏洞;三是监委会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成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
    解决村民监督委员会人员经济报酬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广城乡为使村监委会切实发挥作用,制定了《村名监督委员会年度考核办法》,由乡财政拿出专项经费,每月对监委会主任给予100元经济补助,有效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