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第一批12名村官上任以来,县委扎实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培养锻炼机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生活上真诚关爱,积极为创造条件,使他们迅速适应新岗位、新环境,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
真正重视,让村官向往基层。始终把任职大学生作为后备干部来培养、作为优秀人才来服务。去年9月,任职大学生刚到任,就组织了岗前培训,为他们介绍县情概况、风俗民情和农村工作的方法,使他们对全县情况和农村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村“两委”换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农村政策法规、农村实用技术、党建业务知识和村级业务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培训。为及时掌握村官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同时,坚持关心培养与严格要求并重,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有关要求和规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在选拔公务员、报考选调生等方面,优先推荐大学生村官报名。同时,县上开展的重大活动,适时请村官参加,让他们真实感受白河的发展变化,真正让村官在乡村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真心帮带,让村官融入基层。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带着美好的憧憬和满腔的热情来到农村,但面对现实环境和未来去留,也会产生不同心理。为此,始终把思想教育放在培养管理的首位,让他们尽快度过“调整期”,融入“适应期”。县上建立了联席会议、配套保障、跟踪服务等制度,明确每一名村官由联乡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负责联系培养,为每一位村官配备不同层次的“导师”,让他们与各级干部一道摸爬滚打,心贴心交流,手把手学技,实打实解惑,使村官们消除了思想顾虑,适应了工作环境,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真情关爱,让村官扎根基层。牢固树立“服务好、培养好、管理好”的理念,力争将他们培养成白河的“永久牌”人才。在生活上,我们把他们安排在条件较好、已建成“服务中心”的村任职,吃住都在乡镇,由乡镇解决必要的生活和办公条件。在待遇上,按时发放生活补贴和按规定办理各类保险。在管理上,建立了齐抓共管、联席会议、正常交流、个人述职、工作考核等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直相关部门参与,定期研究解决问题,真正使他们不当客人当主人,不当看客当干将,让他们立志在广阔的农村开辟天地、有所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