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汉阴段主河道长49.5km,有2个省控断面,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Ⅱ类,作为汉江的一级支流,月河综合治理历来是汉阴县水环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该县坚持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紧扣“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月河”目标,通过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三化联动”,强力推动月河流域水质提升工作。据全市《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动态》2022年第一期显示,汉阴县双乳镇三同村出境断面、涧池镇枞岭村断面的水质2021年度综合评价达到地表水Ⅱ类。
系统化合力治水
全面排查找源头,县委、县政府印发《汉江(汉阴段)及其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由市生态环境局汉阴分局牵头,组织环境执法人员沿月河两岸徒步对排放口进行全面摸排,对排查出的115个排放口进行定位、拍照,精准锁定污染源头。
科学诊断定方案,邀请西安概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专家团队实地踏勘,对主要水环境问题进行诊断和识别,科学制定月河水质达标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总体思路、技术路线及月河流域达标治理工程措施。
三张清单促履职,建立生态环境、水利、住建、农业农村和各镇为主的月河水质资源治理工作小组,建立日常联席、定期通报等制度,夯实各级责任,协同推动落实。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积极推行“3级河湖长+2级警长+1支保洁队伍”的“321”河湖治理网络体系,切实夯实各级各部门治水护水职责。
科学化治污净水
健全城镇污水处理体系。投资2.9亿元在县城和8个集镇,建成县级污水处理厂1处,镇级污水处理厂8处,日处理污水能力超过2.8万吨,实现所有集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北城街雨污分流改造及月河南岸污水管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逐步健全县城和集镇污水处理体系。
健全农村污水处理体系。实行“大三格粪污处理+湿地池”“小三格式+资源化利用”“单户改厕+二级处理”三种治理模式,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力度,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畜-沼-菜(果)”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健全月河村级污口整治体系。县政府统筹资金5000余万元,启动建设月河沿线所有排放口污水收集整治项目,新建污水管网35公里,将出月沿线115个排放口全部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同县城和集镇污水一并进行处置,严控污水入月河。
常态化监测护水
重点行业监测治理。结合日常监管和排污许可证后执法,建立污水处理、富硒食品加工、生猪养殖屠宰等重点水污染企业管理台账,常态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定期开展自行监测。采取无人机航拍、夜查暗访、加密执法检查频次、查测结合等精准监管手段,强化水污染专项监测整治,监管企业规范运行环保治理设施,对不依法建设和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等行为,依法进行处罚,保障流域水质达标。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42人次,立案查处涉水企业环境违法案件3件,受理涉水环境问题群众投诉14件。
“三位一体”监测治理。每月对月河川道5个镇出境断面进行1次水质监测;每季度对全县9条河长制重点河流的14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监测;每年度不定期组织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和属地镇,对县级水源地、“千吨万人”镇级水源地环境进行日常巡查排查。对监测和巡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重点通报,限期整改督办,倒逼履职尽责。至目前,共发布水质通报12期,完成问题整改6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