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经开区机关食堂临时农产品展台前人头攒动,从平利县“远道而来”的农产品琳琅满目,一个中午的时间,成交额就达到3万余元。
这场“平利山货进常州”主题展销会由常州经开区与平利县共同举办,旨在发动机关干部带头购买平利农产品,参与平利消费帮扶事业。展销现场,绞股蓝、葛根、香菇等40余种平利农产品应有尽有。“今天我在现场购买了平利的香菇闻起来很香,质量、价格都不错,买回去煲汤喝。”机关工作人员高常青告诉记者。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协作的工作要求,对口帮扶平利县。2020年3月,平利县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通过消费扶贫,平利的特色农副产品“飞”出了山区,销往全国各地。“十三五”期间,累计销售扶贫产品1.6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272人实现增收。在经开区建成了第一书记扶贫超市,在一场场直播带货活动的作用下,平利的“山货”被端上了经开人的餐桌。
“平利多山区,农产品规模产出效应不强,多为小作坊运作模式。这次回常州,我和同事们一起做好"陕货入苏"事业,让“养在深闺”的农产品走进东部“寻常百姓家"。在平利挂职的平利县委常委、副县长赵志刚告诉记者。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让山货“走出来”,更要帮助平利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走出来”。为此,经开区每年至少举行两次“线上+线下”劳务招聘,鼓励有意愿的平利人到经开区的企业工作。目前,中天钢铁、运河焊材等企业均有平利籍职工。从大巴统一接平利人来常工作,到为留常过年的平利人送上慰问,经开区通过系列暖心举措让平利人倍感党和政府的关怀。
将常州经开区的优势资源源源不断输送进平利则更加体现了两地携手奋进,共享发展成果的宗旨。经开区先后独立选派包含医师、教师、农技专家在内的36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平利支援帮扶,促进两地干部人才之间的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其中4人在援派期满后,更是主动要求再赴平利。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医师王新便是这4人之一。“我愿意继续参与这场爱心接力,帮助更多人。”王新说。与此同时,各镇、街道、企业、社会组织也逐步加入支援平利的队伍.“微心愿”“平利周”等系列爱心帮扶活动源源不断。经开区三镇三街道、8个村(社区)分别与平利县的6个乡镇、8个深度贫困村实现结对全覆盖。
德智爱心助学协会会长唐德芝是陕西安康人。初中毕业后,她离开家乡来到常州打拼。如今,在横林镇开办企业的她不忘家乡,每年都会组织10余个常州家庭前往安康结对当地困难家庭。“我小时候没有条件把书读完,现在的心愿就是让老家的孩子们都有书读。”目前,协会已累计为当地捐资300多万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今,苏陕协作“接力棒”交到了经开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徐益忠的手中:“贫困县虽摘了帽,但我们不摘责任、政策、帮扶、监管。有了前人的经验,我们当前的苏陕协作工作可谓是从“闭卷考试”转为“开卷考试”。“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加力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社会帮扶、广泛开展人才交流,让苏陕两地共享发展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