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梧巢尽是凤声音

    作者:陈金山 曾萌 时间:2022-03-15 08:01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昔日“孔雀东南飞”,今朝“喜迎雁归来”。近年来,平利县持续做大做强返乡创业大文章,着力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以乡愁、乡情、友情为纽带,探索出了一条返乡创业“归雁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3月7日,蔡斌看着眼前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仿佛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浮现在眼前,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情不自禁地感叹道:“20多年在外漂泊、打拼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回家真好!”
      今年54岁的蔡斌是土生土长的平利县广佛镇人。1998年他辞掉稳定的医生工作,孤身一人来到深圳打拼,2012年在深圳创立了玉之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生产首饰盒、化妆箱、红酒箱等皮具类产品。经过10年的努力经营,公司初具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80%用于出口,销往欧美、中东、俄罗斯等地。虽然事业红红火火,但他心中“叶落归根”的情怀却根深蒂固,苦于没有合适机会。
      “清楚地记得那是去年11月23日,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东莞参加了平利县归雁经济暨“双招双引”座谈会,会上听了县领导热情洋溢充满情怀的讲话,了解了平利对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更加坚定了我回乡创业的决心,随后我联系了广佛镇领导,他们十分高兴,并表示会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从我下定决心,到今年2月10日工厂开工,只用了两个月时间,虽然现在的厂房稍微简陋,但可以满足生产需要,标准厂房也正在加紧建设,全程都是政府帮忙办理,我几乎没操心!”蔡斌说:“目前我们厂里有员工70人,虽然开工时间短,但各项生产都在有序进行。”
      跟蔡斌一样回乡办厂的企业家还有很多。近年来,平利县注重打好“感情牌”“平台牌”“服务牌”“制度牌”,形成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的良好局面。“作为平利县的女婿,即使没有任何优惠,我也要回来投资!”陕西赛富迪特种防护服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军说。2020年底王小军带着资金,将防护服生产项目从上海迁到平利,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一支“乡情”巨桨,撂起一波波回归创业潮,平利县把“归雁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出台了《平利县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若干措施》,成立专班,紧盯招商项目落地、开工、推进的各个环节,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研究细化政策措施,形成强大建设合力,依法依规帮扶援建。推行审批“保姆式”服务,组建专业化代办服务队伍,为投资产业项目提供现场代办、上门代办、全程代办服务,实行“随叫随到、随到随办、优先办理、限时办结”,确保代办流程畅通无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方式,压缩自由裁量空间,主动当好“店小二”,促进投资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同时为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补贴,为他们在城镇落户、子女就学、社保和医保转移接续、住房等方面提供全要素服务。
      现在一个个在外乡的平利人掀起恋乡情怀,为平利“以商引商”积累了深厚的情感沃土。在平利社区工厂、生态农业、农业产业以及电子产业这些产业集群的背后,都能听到回归者“抱团发力”的动人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安政网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