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201期/综合调研/内容详情

关于旬阳市赵湾镇华山村 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作者:李凤竹发布时间:2022-03-16 15:22 来源: 【字体:

旬阳市赵湾镇华山村辖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2839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386人,现已全面实现脱贫退出。近年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现通过调研思考提出对策建议。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华山村依托各方帮扶支持,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做出了尝试和探索。

(一)顺应改革明确方向。推行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走“村社合一”的路子。华山村是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村“两委”通过整合闲置资源,选准产业,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协调订单蔬菜种植基地和双龙湖生态养殖基地,组建振农华扶贫劳务公司和互助资金协会,强化劳务协作和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建成了村集体烤烟产业基地,组织群众通过注资入股、土地流转及劳务投入等多种形式参与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扭转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的状况。

(二)结合村情选准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好现有资源发展产业,选准对路的产业。村党支部统一了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思想,明确提出“人无闲人、地无闲田”的目标,确定“山上拐枣和烤烟,山腰特色黑南瓜,山下湖面淡水鱼”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村党支部通过组建成立合作社,牵头组织群众发展产业,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与产业发展,确实耕种不了的土地,也不能撂荒,由集体合作社和党员能人大户采取土地流转、组织参与务工等形式带动发展。

(三)通过变化提振民心。路水电讯奠定基础,综合保障提等升级,通过发展变化切实增强全体村民参与发展的信心。村内道路纵横循环,户户联通,让群众出行脚不沾泥的梦想成为了现实;“庭院亮化”工程配套实施,方便群众早晚出行;“以水养水”的管理机制,让全村生产生活用水规范有序;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收集中转场建设,让居家环境面貌全面改善;传统特色民居改造,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无线广播、有线电视、互联网络、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等公共服务保障,让乡村充盈了城市生活的气息。

(四)多种经营带动发展。发挥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作用,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合作,推进烤烟、特色林果、订单蔬菜和生态养殖等产业协调发展。华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辖华山村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双龙湖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华山村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属村集体控股的集体经济合作社,主要负责对贫困户种植蔬菜的技术指导、订单组织和市场对接,年稳定发展订单蔬菜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带动本村及周边镇村群众积极参与发展。双龙湖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属个体领办、集体参与管理的经济组织,主要利用赵湾电站库区有利条件,发展大水面淡水鱼类养殖,目前已经累计投放花鲢、白鲢、草鱼等鱼苗200余万尾,带动库区内4个村100余户贫困户参股合作发展,已进行三期带贫益贫股金分红,年股金分红收益达20%。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总发展烤烟基地建设,流转农户闲置土地栽植烤烟450亩,培育4个百亩以上烤烟产业家庭农场,全村稳定发展烤烟800亩以上,直接带动100余本村劳动力参与务工,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五)支部引领汇聚活力。加强村支部自身建设和活动阵地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通过一件件实事好事的累积,取得村民对组织的信任。在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诸多矛盾化解中,党员们主动亮身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村民过去扯皮顿筋、自私利己的守旧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华山村实现了由“后进”到“先进”的蜕变。村党支部先后被安康市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授予“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书记被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前瞻性发展规划跟进实施乏力。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为华山村量身定做了“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突出“品绿色无公害蔬菜、住生态农家小院、观天然双龙戏水奇景、享休闲垂钓水上娱乐”的布局,为华山村未来振兴发展设计了远景规划。但是,华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仅仅是聚力基础农业,在特色林果、无公害蔬菜、生态养殖等方面还没有探索延伸产业链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还需要较为漫长的实践。

(二)缺乏现代农业园区规范化管理和配套项目资金。华山村“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的生产生活用水设施尚未建成,新流转撂荒地栽植烤烟配套智能化烤烟炉及生产道路建设还未跟进实施。“千亩拐枣林果基地”主要是结合退耕还林栽植,相对集中但分散到户,缺乏园区化规范管理。“500亩蔬菜基地依托订单模式组织本村及邻村农户参与发展。由于基地规模较小、地理环境较差,很难吸引到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乡村产业。

(三)集体产权主体和成员权边界不清晰。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前提是产权关系清晰明确,并且资产权益可以流转。华山村合作社实际只是起到组织种植和推动销售作用,该合作社虽然已被认定为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但自身没有自主流转土地,导致主体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双龙湖生态养殖基地”因前期管理体制原因,经营许可权仍挂靠旬阳市水务集团,而旬阳市水务集团实际并未发展水产养殖业务,直接影响双龙湖合作社申报创建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

(四)村“两委”班子总体年龄偏大、返乡定居人员偏老龄化。由于村产业发展满足不了年轻人的经济需求,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依然选择外出打拼,目前10余户返乡定居人员主要都是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华山村新一届支委平均年龄44.6岁,其中最小年龄32岁,大专1人,高中2人,初中2人。该村3年来只培养发展了1名党员,6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都在外工作,党组织关系暂时未接转。村支委成员中1名大专学历党员,一直在西安自主创业发展,实际参与村上履职相对较少。在村工作的村两委成员,文化程度总体不高,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和现代化管理理念,一定程度影响村级集体经济长足发展。

(五)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按照“村社合一”改革要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兼任,在脱贫攻坚期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收益基本用来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硬性分红,由于村集体之前是“空壳”状态,股份经济合作社初期实现的微薄收益仅够完成贫困户分红任务,基本没有留存积累用于后期发展投入,更谈不上给参与管理人员提取报酬。村干部本来工资待遇就不高,加之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激励支撑,让村干部不计报酬的参与管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

(六)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单一。共有产权、共同劳动和共同收益的村级集体所有制经济,只是集体经济的原型和一种组织形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包括改造后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也包括基于私有产权形成的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以及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联合的混合型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形态过于单一,发展就十分困难。目前,华山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是劳动者的劳动与资本、技术、管理等联合,缺乏外来的资本、技术、管理,参与发展新型农村级集体经济。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

(一)多元化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项目,让项目跟着规划走,未来发展需要紧紧围绕总体规划,尽快找到适合各村实际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盲目发展产业、上项目。二是对接争取项目支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加快推进基础配套项目建设,扩大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规模,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化发展。三是开拓创新发展理念。紧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期,通过与工业、商业、旅游业融合的模式打破农业与二三产业间的界限。

(二)多渠道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一是财政每年拿出扶持资金实施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的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力争尽快消除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二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民需求的新产品,适度放宽对一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差村的放贷条件,破解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普遍面临的资金瓶颈。三是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投资村级公益事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村级(农民)主体、社会辅助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三)多举措盘活集体资产让集体资产股份流转起来。一是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设,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为新型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市场主体奠定法律基础。二是以镇为单位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摸底排查,支持村集体依法经营土地资源,允许村集体对违规发包、超期占用土地进行纠正并收回。三是公平、公开将集体资产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充分体现和保护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民在权利和利益上都有获得感。

(四)多方位培养“一懂两爱”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一懂两爱”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要求。一是加强村级后备队伍的培养。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将培养视野扩大到本地致富能人、返乡创业青年以及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去,及时掌握有意向回村发展的优秀人才信息,及时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扩大队伍储备。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政治和理论素质,不断提升村干部三农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则、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三是培养强村富民带头人。集体经济强不强,“头雁”至关重要。要大力培养农民企业家,把优秀民营企业家选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队伍中来,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建立完善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一是探索集体经济成员从集体经济纯利润中收取适当报酬的利益分配方式。推进村党支部书记和“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按照村级集体经济的60%作为群众的收益分配,20%作为村集体公益发展金,20%作为村干部贡献奖励,有效激发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同时,还可以参照过去的租赁承包经营模式,鼓励党员干部在保障集体既定收益的前提下优先承包经营,确保集体资产有序经营运转,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作用。二是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三资。强化村干部监督工作,完善村级集体财务公开制度,引导党员群众增强集体意识、参与集体公益事业、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监督集体经济运行,确保村级财务收支状况公开、透明,充分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管好村级集体每一分钱,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不流失。三是构建正向激励机制。财政扶持与考核机制相结合“以奖代补”,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负债。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成绩显著、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登记备案齐全的村集体进行奖励,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

(六)多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明确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集体资产范围,选择有条件的村开展试点,促进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建设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有效激活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成长,引导工商资本和科技“上山下乡”,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三是以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投入促进发展、以发展吸引投入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安康市委党校〔安康市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