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围绕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走出了一条支部“搭台”、大户参与、协会“唱戏”的综合发展路子,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平梁镇立足畜禽养殖、蚕桑、手工竹编等传统产业优势,先后建立了西岭村竹编专业合作社,义河村、蔡家河村蚕桑专业合作社和长坝村利民养猪协会。协会由村党支部牵头,支部书记担任会长或理事长,采取“自愿入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约束、合同产销、互助互惠、利益共享、退会自由”的原则,由党员致富能手和产业大户组成,合作社及协会对社员、会员实行产、供、销全程服务。长坝村的“利民养猪协会”由年轻党员成云创办,现有会员600余人,遍布安康5个县区。通过近3年的运作,基本形成了以“汉阴望山良种猪繁育场”为基地,涵盖仔猪繁殖、饲料加工、猪病防治、生猪育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涧池镇五坪村的蚕桑协会已经有近7年的历史。全村有283户农户加入了村“蚕桑协会”,占总户数的85%。党支部26名党员,除一位年过8旬的老党员和1名在外打工的青年党员外,其余24名党员都是协会理事。几年来,村党支部通过协会带领全村党员、村民 实施“要想富、栽桑村,要用钱、多养蚕”战略,先后累计栽桑70万株,建密植桑园375亩。全村年养蚕由1990年的302张发展到2004年的1535张,产值过百万元,仅蚕茧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元。今年该村人均年纯收入有望达到245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400元。
涧池镇紫云村蔬菜协会为了搞好服务,购置了电脑并上网,实现了网上对接市场,扩大了蔬菜销售渠道。村党支部书记、协会会长白方平告诉我们:“蔬菜协会把一户户菜农生产的蔬菜分类集中、联合销售,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目前,该村已被列为“汉阴月河川道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重点,生产的蔬菜远销甘肃、青海、湖北、四川和本省其他地市。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93个,拥有会员7500余人。以蚕桑、蔬菜、生猪、养羊、养牛、烤烟、果业、藤编、草编、药材为主的协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带领下,成为推动汉阴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示范带动了全县发展年出栏猪10头以上的大户3000余户、年养牛5头以上的大户716户、养羊50只以上大户56户,养禽500只以上大户14户;预计春蚕发种2万张,产茧700 吨,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