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掠影

    为让金州呈异彩

    作者:屈孝渊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2007年中国汉江龙舟节举办期间,一位从西安来安康的游客曾感慨:“安康的节庆活动办得不错,就是环境卫生差强人意。”今年5·28期间,又一位外地来安的客人却惊叹,安康节庆活动大气热烈,干净整洁的市容更出乎他的意料。
    如今,类似的良性转变正在安康更多方面不断上演。源于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迫切愿望,我市于2008年5月走上了省级卫生城市的创建之路,一路走来,汗滴浇灌出的朵朵小花令人欣慰。

    一条小路与一条大路

    早在一年前,城区文昌北路被居住在两侧的居民称作“老爷路”,路面坑洼不平,是一条狭窄拥挤的“单行道”,推着板车的小商小贩混杂在人流和车流中,使这条长不过800米的道路常年患上“肠梗阻”,汽车气急败坏的喇叭声、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混乱不堪。
    如今,这条“老爷路”已经变成一条“幸福路”,政府投资2900余万元进行改造后,路宽达25米,路灯照明,绿化景观,交通标志等配套建设一应俱全,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畅通无阻,周边群众拍手叫好。
    小路的变迁,凝聚着市委、市政府探求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生活环境之路的良苦用心和智慧胆略。基于经济基础条件、历史遗留等原因,安康城市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市民改善现状呼声很高。市委、市政府在经过充分论证调研后认为,无论从其他地市经验参照,还是着眼市情实际考虑,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都是改善广大市民群众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突破发展的一条有益而有效的途径。
    我市创卫工作在全省范围来讲是“后来者”,同时,严格而精确的创建指标也昭示着创建之路定然艰难异常。按照规定,创卫标准共10个大项,80个小项,329个得分点,满分210分,实得分必须大于190分。
    要造福于民就得迎难而上,2008年5月,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随后,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的火热景象在城区29平方公里、城区周边9个乡镇,以及其他9个县城全面铺开。
    “大路”引导下,“小路”不断延伸。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已投入各项创建资金10多亿元,完成了香溪大道、高井路一期、滨江大道二期、金桥路、文昌南路、北路、南环西路二期等16条道路、街巷的新建、改造工程。同时,巴山西路、中路、东路、高井路二期、育才东路、兴安路改造工程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全面启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