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阴,有这样一串耳熟能详的热线数字,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生与民心,它就像百姓的“贴心人”,事无巨细,为群众的各类诉求积极奔走。自2018年8月上线运行以来,汉阴12345便民服务平台积极为县域百姓提供全天候、多渠道、高效率的政策解答和诉求办理。现如今,有难事就打“12345”,成为汉阴人反映诉求的第一联系“人”,它俨然已成为一条群众离不开的暖心热线。截至2022年3月底,汉阴县共受理工单12144件,按期办结率100%。
“连心”热线听需于民,“五单服务”回应民之所求。
“连心”热线将诉求渠道打通进千家万户,让诉求人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与政府沟通,高效精准地反馈民意,提出服务需求。张建斌是安康市健佰家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由于想在汉阴开办一家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因不了解政策,他拨打了12345便民服务热线,“没想到需求提出的第二天就有工作人员上门为我宣讲政策,并根据我的需求,提供了企业开办全程“直通车”服务,汉阴的便民服务真给力!”他欣喜地说道。
高效准确的回应民之所求,离不开一套完善的协同联动机制,“我们接到诉求工单后,通过需求分析,准确转派到相应职能部门,按需服务群众,服务结果令群众是否满意则由市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回访,并且处办结果通过汉阴县人民政府官网对外公示,接受民众评价。这种采用“百姓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回访验单、民众评单”的“五单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了热线听需于民和按需服务于民的有机结合,让公共服务与百姓需求“无缝对接”,及时为民解忧纾困。”汉阴县民情诉求中心负责人说道。
“民声”数据聚情于民,“未诉先办”深谋民之所利。
“‘12345热线’是一个“富矿区”,各类诉求积累的大数据应“数”尽其用。根据诉求反馈的内容摸索规律,深层次分析,增强服务群众的预判性,做到未诉先办,深谋民之所利。”汉阴县审批局负责人说到。
根据12345群众来电诉求的“大数据”,汉阴县细化梳理,形成私搭乱建、噪音污染、公共交通、城市建设等多项专项治理问题清单,由各职能部门分工包抓解决,从而推动工单办理从“有一办一”向“举一反三”、主动防患、未诉先办深化。
“以前这个涵洞一到晚上黑不隆冬,给散步休闲的过往行人造成恐惧心理。现在晚上路灯亮了,出行方便多了,晚上走夜路也不害怕了!”看着月河大桥涵洞下亮起的路灯,到月河大桥沿线锻炼的王女士开心地说道。2021年11月,县住建局在接到群众投诉月河大桥涵洞下路灯不亮,影响出行的工单后,立即安排专人进行检修,迅速恢复照明。维修路灯虽细小,但却与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县住建局随即开展了以“提升照明质量、促进城市盲点变城市亮点”为目标的专项维修行动,将服务内容从“点亮”一条路延伸到“照亮”整座城。通过对城区道路、背街小巷的盲区暗点进行实地摸底排查,加强亮化设施的管理检修工作。2021年,维修更换路灯660余盏,镇流器105只、灯箱设备20余台,确保了城区亮灯率在96%以上。
从一个诉求一个诉求地办理,到一类诉求的打包解决,再到民生所愿的根本性梳理,从而实现未诉先办,大大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靶向性。
“亲清”政风评政于民,“以民为本”厚培民之所信。
“12345”热线诉求大多为民生问题,为进一步激励各职能部门攻坚克难、破解突出问题,建立“亲清”政风,提升政府公信度。汉阴将各单位“12345便民服务热线”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并将办理情况在汉阴县人民政府网上对外公示,以群众的满意率作为考核乡镇和部门工作的“指挥棒”。每个诉求的处理结果不仅要让诉求人满意,还要接受民众监督,让民众满意。汉阴用一件一件民生诉求的解决,践行“以民为本”的初衷,用一点一滴的真诚服务,厚培起民心所信。
在汉阴政府的高位谋划、积极推动下,一大批违章建筑、环境脏乱差、停车难、物业不作为等老百姓身边的烦心事得到妥善解决,一批道路亮化、公共停车场、河滨公园、健身广场等便民利民设施相继建成,环境更美了,居民生活更方便了。这条小热线所撬动的一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变革的背后,是对“建设锦绣汉阴”这个新时代命题所交出的精彩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