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全市农民增收工作现场会在石泉召开。市委副书记崔光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与会人员分别参观了石泉县饶峰、银龙、池河等3乡镇7个参观点的促进农民增收典型。
石泉促进农民增收首先是用规划引领。从摸清农民增收底子入手,采取户调查、村统计、乡汇总、县分析的方法,形成农民增收台账,编制增收规划,建立起了横向到产业项目、纵向到村组农户的增收坐标体系。其次是抓产业带动。各乡镇将村分为蚕桑、畜牧、烤烟、水产养殖、乡村旅游和城郊工商业六类,村村都有主导产业,户户都有一张增收明白卡,详细记录农户的基本信息、上年收入状况和当年的增收产业和增收目标,始终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第三是建落实机制。从加强领导入手,建立起县级各大班子一齐参与、县级领导一齐上手、责任目标一齐落实的领导、落实机制,使每个县级领导都肩负起促农增收的重担。实行领导小组机制,责权配套,人由组长选、事由组长定、钱由组长批,组长负全责。并制定了“三办合一、三线督办”的考评奖惩办法,营造出比、赶、超的良好氛围。系列措施,使石泉前六个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6.6%,位居全市前列。同时,石泉的做法也引起了省、市领导和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深入石泉乡村、农户,开展专题调研,副省长姚引良同志看到调研报告后,作出重要批示,对石泉县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号召全省各县、区学习借鉴。
崔光华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科学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明确三大重点:一是主攻富硒食品,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产业。蚕桑产业突出技术服务,提高务蚕水平,落实鲜茧保护价收购和奖扶政策,努力扩大秋季养蚕规模;生猪产业抓强村大户,走集约化经营路子;茶叶产业引导茶农开展夏秋连采,应采尽采,提高名茶加工比重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突出有组织输出就业,着力发展劳务经济。按照巩固已有劳务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劳务市场的思路,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组织和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并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劳务市场。三是以乡村游为突破,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崔光华强调,要实现全市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500元的目标,在认真借鉴推广石泉农民增收模式的同时,要狠抓三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三项改革。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再增加一份林地资源保障;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破解融资难题,实现互惠双赢。二是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提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农业整体素质;推广节约型农业,发展循环农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叫响“安康富硒”有机食品大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狠抓农业项目的落实。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扎实推进项目实施,积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
市委政研室,市农业局、财政局、民政局、农办等涉农部门及各县(区)分管农业县级领导,农工部长、农业局长参加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