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近年来,白河县紧紧抓住国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基本农田建设,以发展经济林果为主导,使农、林、畜、果得到综合性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长期以来,白河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抓水保生态建设就是抓经济、抓全局的观念,坚持治山创业不间断。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全县历时20多年的治山创业,累计砌石坎长3.5万公里,相当于7个万里长城,修成石坎梯地20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丹治”两年多来,全县累计修地12000亩,修河堤30公里,新修田间道路40公里,建沼气4000口,建节柴灶10000口,人畜饮水20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5平方公里,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南水北调项目区经济实现突破发展。该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新修梯田坎边栽桑1万亩,种植优质烤烟1万亩,建成木瓜园2万亩,每年享受退耕还林补助2000万元,截至2008年底,该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年前的856元上升到2500元,人均粮食产量达450公斤,高出全县80公斤。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显著变化。“长治”,“丹治”工程中,治理25条小流域,修地3万亩,栽植经果林4.8万亩,水保6.3万亩,封禁治理3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8平方公里,至此,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10年前的1128平方公里下降到700多平方公里,土壤年侵蚀由每平方公里3215吨下降到每平方公里2200多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白河县退耕还林阶段性核查验收顺利结束[ 08-07 ]
下一篇:绿色产业促进白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08-18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