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宁陕 > 正文内容

    宁陕:“荒地”焕“新颜” 让“良田”回归“粮田”

    作者:黄太萱 时间:2022-05-20 08:24 来源:宁陕县 字号: 打印

      立夏之际,耕种之时。宁陕县筒车湾镇许家城村皇粮沟水稻秧苗长势喜人,“这是今年首批全程机械化育秧,目前看来效果不错。”宁陕县农技推广站副站长黄剑波说道。随着宁陕县农业农村水利局在筒车湾镇七里村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示范操作培训会的召开,全县水稻夏种就此拉开序幕。
      近年来,宁陕县围绕中省市“三农”工作部署,狠抓粮食生产,沿着撂荒地复耕复种投入生产的路子,全面推进稳粮括豆工作,全县撂荒地整治成效明显,粮食播种面积稳步提升,农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开展撂荒地整治 让土地“活起来”
      为实现稳粮增产增收的目标,宁陕县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将耕地撂荒利用纳入粮食安全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加大分值权重。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驻村工作队员作用,组织动员农户主动复耕复种,层层传导压力责任,持续巩固统筹利用撂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成效。
      眼下,正值宁陕县栽种水稻的最佳时节,也是部分粮食作物种植完成的时候,在城关镇八亩村马合营组,成行成垄的平地里已经种下了马铃薯,秦岭之心合作社负责人赵鹏正带领村民清理地边的杂草。
      “这里之前是一片长满一人高野蒿子的撂荒地,今年我们平整地块,恢复生产,眼下已经栽种了马铃薯30亩,魔芋170亩,下一步准备实现马铃薯和玉米的套种,让这块土地“活起来”,重新焕发生机,实现增产增效。”秦岭之心合作社负责人赵鹏说道。
      立夏之际,宁陕县皇冠镇兴隆村整治的400余亩撂荒地经过复垦后种上了花科植物,百亩花海竞相开放,万紫千红、五彩缤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风,不仅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壮大了种花养蜂卖蜜队伍,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土地发展红利。
      宁陕县通过分类排查、有序推进,统筹利用撂荒地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根据撂荒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按照发展粮食、蔬果、特色水果、饲料牧草、中药材的优先发展顺序,多元化发展产业,增强土地生产活力。

      抓好粮油作物生产 让产业“兴起来”
      开春以来,宁陕县紧紧围绕粮油生产和药菌果畜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制定详实的技术培训服务方案,早部署、早行动,加速推进鲜食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的种植技术推广运用,通过重点培养行业“领头羊”方式,带动更多群众投入到产业发展之中。
      站在田地上放眼望去,农民们按照技术专家的要求,忙着测距、挖沟起垄、施肥、机械播种、覆土、浇水,从播种技术、合理密植、施肥技术等方面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和高产途径。
      “今年县上出台了粮油菜生产奖补政策,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了明确奖补标准,我参加完培训会对这项复合种植技术很感兴趣,奖补办法一出台,更是坚定了我发展鲜食玉米和大豆复合种植的信心,今年在我们村计划种植超过580亩,有政策扶持,技术人员专业指导,再加上大家干劲十足,我相信今年应该能取得好收成。”宁陕县龙王坪村种植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王阳平高兴地说道。
      今年5月,宁陕县印发了《宁陕县支持粮油菜生产发展奖补办法(暂行)》《宁陕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暂行)》等文件,支持全县粮油稳定持续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油菜生产面积、产量稳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2月以来,宁陕县共组织落实播种粮食作物3.8万亩,占比81.76%,其中马铃薯1.22万亩,玉米2.48万亩(鲜食玉米0.36万亩),水稻1242亩(含育秧面积),为粮食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政策宣传技术指导 让农民“富起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太山庙镇太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村民袁德宝采摘完最后一茬羊肚菌,正忙着和其他村民们一起栽种菊花苗,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种了20个大棚的羊肚菌,亩产鲜货达到400斤,干货总体上20个棚是300斤,预计带动当地农户增加3到4千元收入,我自己收入能够达到12万元左右。为了不让这个棚闲置,在收完羊肚菌之后我再种上菊花,9到10月份还可以创收。”宁陕县德宝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德宝说道。
      近年来,宁陕县力求“户户到、人人懂、全覆盖”的政策知晓率,采取发放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页、制作政策法规普及短视频、组织召开院落宣讲会、上门入户动员产业大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多样化、全程式服务保障,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路径上持续发力。
      今年以来,宁陕县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服务培训56场次,内容涵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农机使用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通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良种、良法、良机、良制“四良”融合,促进科技提产增效,确保高标准农田充分高效利用,农民持续创收、增收。
      宁陕县农业农村水利局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在城关镇八亩村开展机械化种植推广示范,技术人员讲解了背负式喷雾机组装、操作要领,对开沟机、起沟机、播种机、除草机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指导,并强调机械使用安全,确保参与培训的学员掌握技术要领。培训结束后,各合作社负责人纷纷表示:实施机械化作业,将极大提高耕作播种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粮食种植经济效益,这次技术指导为全县机械化耕作技术推广普及按下“高效键”,让农民种地也用上新农机,变“望天田”为“致富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