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市四届政协在大局中作为、在履职中尽责、在创新中发展的五年。市四届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作用,确定市四届政协工作思路是:坚持三心原则、发挥五大作用、推动三项创新、实现四个转变。坚持三心原则:即,维护核心、服务中心、汇聚人心。维护核心,就是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政协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最重要最根本的政治原则坚持好,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服务中心,就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以“市委想什么,政协参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需什么,政协议什么”定位政协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履行职能,确保与市委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汇聚人心,就是发挥好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和团结统战功能,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努力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汇集好、力量团结好、人心凝聚好,为安康发展汇聚强大合力。发挥五大作用:即,发挥好专委会的基础作用、界别的优势作用、委员的主体作用、机关的保障服务作用、市县政协的整体联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升政协履职质量和水平。推动三项创新:即,工作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提高政协工作“三化”水平。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二线思维”向“一线思维”的转变、从“单向发力”向“双向发力”的转变、从“建言立论”向“成果转化”的转变、从“规范有序”向“质量效能”的转变。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这一思路,着力推进政协事业发展,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狠抓政协党建工作。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扎实推进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委会议等集体学习,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三卷,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陕考察等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专题学习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四史”、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引导各界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和步调,不断增进“四个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全面加强政协党组织建设。市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作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研究部署政协工作,保证了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建立了市政协机关党组、专委会党支部,重要会议和重要履职活动设立临时党组织,建立了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和界别代表人士、党员常委联系非中共委员以及党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等系列制度,将委员全部编入专委会,将党员委员全部纳入专委会党支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党的组织和党建制度得到健全和完善,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召开了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座谈会,推动全市政协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市政协党组被评为全省政协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党组织。三是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了“市政协党组统揽、机关党组统抓、机关党委主抓、各支部具体落实、党员全员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制定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落实了“一岗双责”责任,组织开展争做“五有党员”“四服务”等系列活动,推动党员委员和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当标兵、在履职中当表率、在中心工作中当模范,切实发挥政协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作用。
(二)突出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把协商作为政协的主业主责,紧扣党政工作重点、群众生产生活难点和社会治理焦点,丰富协商内容、完善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积极开展资政建言工作,为党政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一大批有价值有份量的意见建议。五年来,共组织召开全体会议6次、常委会专题议政性协商10次、其他各类协商90余次,形成各类报告283份,提出意见建议3000多条。其中,荣获全省政协系统优秀调研报告10篇、被市委全会印发参考7篇、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25篇。一是聚焦经济发展。先后围绕生态经济强市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农村“三变”改革、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富硒产业、“三区两园”建设等开展20余次调研协商活动,形成一大批协商成果。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调研情况在市委常委会议上作专题汇报,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建议被“十四五”规划课题组采纳,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为市委制定《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关注民生事业。围绕易地搬迁后扶工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德育工作、幼儿托育、学生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四好”公路建设、瀛湖水产养殖及水质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议题开展调研视察协商,均取得良好成效。针对疫情防控,及时启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调研,形成调研报告集,受到省市有关方面高度重视。三是献计社会治理。围绕城市创建、平安建设、新民风建设、养老问题、全民健身运动、全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等课题分别开展对口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四是助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市四届政协履职重点,连年跟踪开展专项调研视察和协商。助推“百日决战”组织常委视察深度贫困县(区);市县政协联动调研“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围绕省巡查组反馈问题开展专项视察;主席会议成员带头,深入包联贫困县镇村调研指导脱贫工作。在这场伟大的攻坚战中,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服从大局、勇挑重担,集中精兵强将,动员各界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为全市夺取脱贫攻坚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政协系统有7个单位、79名政协委员、9名机关干部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5名市县(区)政协委员被省政协通报表扬。市政协机关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获集体二等功。
(三)加大监督力度,推动各项政策决策落地见效。坚持把民主监督作为帮助党委政府解难题、抓落实、惠民生的重要形式,选择党委政府急需解决、急需推动的重点工作,通过多种形式,适时开展针对性监督。一是开展视察监督。创新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监督形式,先后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脱贫攻坚开展专题视察监督;围绕中省环保督察“回头看”,牵头督查汉阴县秦岭生态环保工作;围绕创建全国综治优秀市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连年跟踪视察;围绕社会办医问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等组织考察调研。二是强化提案监督。坚持市级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委主力督办、专委会协助督办制度,每年遴选30件左右重点提案由市级领导领衔督办、20余件提案由专委会对口督办、筛选部分重点提案由提案委组织8次提案办理协商,选择提案办理大户进行实地视察和现场评议,有效推动了提案的办理落实。五年来,共收到提案2000件,立案1886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7%以上。如,市政协主要领导包抓的重点提案《将双龙景区整合到瀛湖生态旅游区的建议》,坚持扭住不放、跟踪协商,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常务会议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促使这件办理难度较大的提案最终得到落实。三是发挥社情民意监督作用。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政协特色品牌打造,探索形成“五项工作机制”,有效激发各方面积极性,促使信息数量质量双提升。五年来,共收集信息1114条,采编953期,其中向省政协报送146期,被采用18期。《关于加大成都至安康高速铁路项目争取力度的建议》被报送全国政协;《关于明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有关政策的建议》《从恒口财政体制看我省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存在的问题》得到赵一德省长批示。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单位报送817期,市级领导批示交办达70%以上。其中,加强南山防洪渠东段治理、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培养、汉江一桥桥墩亟需维修加固等许多信息被采纳落实。四是发挥民主监督员作用。委派民主监督员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加强日常监督,促进有关方面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组织委员参加全市重要会议、重要规划座谈讨论和监督议政,广泛反映各界心声。五年来,共组织参加全市各类活动200余场(次)、1000余人(次)。
(四)加强团结联谊,广泛汇聚强大正能量。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为安康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一是深化党派合作。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坚持优先保障民主党派大会发言、调研视察活动、提案及社情民意督办“三优先”原则,积极为民主党派在政协履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主动与民主党派开展联合调研,积极反映并协调解决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中有关问题,认真听取并采纳民主党派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建议,着力营造团结合作、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二是广泛团结各族各界。通过吸纳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加政协各类协商会议,畅通他们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围绕《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宗教事务条例》贯彻落实以及少数民族企业发展、宗教事务管理、基层宗教工作等课题,组织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开展专题学习、调研协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开展民族宗教节日走访慰问活动,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加强与港澳台侨界别委员联系,开展侨眷生活、侨企发展调研和对台政策学习辅导,发挥亲情乡情优势,为“一国两制”落实和祖国统一贡献力量。三是加强政协组织联动交流。积极参加汉江流域城市政协联系协作会议,围绕繁荣汉江流域文化、发展康养和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建设等建言呼吁,争取区域协同发展。参加川陕革命老区政协协作交流会议,为革命老区共同发展献计献策。加强对县区政协工作的联系和指导,选择事关全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开展联动调研、联动视察、联动协商;组织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党建、宣传、提案等经验交流会;围绕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协作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凝聚全市各界人心。四是搭建委员服务社会平台。成立“各界爱心济困协会”,广泛开展教育、健康、产业等扶贫和救灾帮扶,累计向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大学生、农村学校、医院及受灾县区捐款捐物1045万元。组织相关界别开展科技、文化、医疗等下乡活动,做了大量惠民实事好事。特别是在2019年疫情期间,市政协第一时间发出抗疫倡议,组织开展“我为抗疫建诤言”“捐资捐物献爱心”“立足岗位做贡献”等系列活动,全市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广大委员积极响应,有的冲锋在抗疫前沿和生产一线,有的筹资筹物慰问干部群众,有的积极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建言献策,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彰显了政协人的责任和担当。疫情期间全市政协系统共捐资捐物价值5000余万元,郑远元、胡波、马治文等委员受到省政协通报表彰。
(五)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政协工作“三化”建设。坚持把政协事业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中谋划,积极推动工作理念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工作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工作创新方面,完善了加强党的领导机制、与党政工作有效衔接机制,规范了党委会同政府和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完善了党委和政府领导同志出席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重要协商议政活动机制;完善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协商为重点,以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在实践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开展“微协商”“一线协商”,创新了政协协商与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有效形式。探索提案评议“五步工作法”和社情民意“五项工作机制”,均在省政协有关会议上交流了经验。推动县(市、区)政协创建委员工作室63个,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1500余条,协调化解各类矛盾300余件,打通了政协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汉滨区和汉阴县政协被省政协表彰为“表现突出政协组织”,李天平委员工作室被表彰为“优秀委员工作室”。组织全市政协集中举办“委员活动日”2次,共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20余场,参加委员1600余人(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深化了政协“双走进”工作。建立委员信息库、政协智库、“安康政协云平台”、委员履职APP、政协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委员水平。在制度创新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大会发言工作规则》《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同党政部门对口联系协商制度》《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办法》《提案办理协商实施办法》《民主评议提案办理工作实施办法》《专门委员会督办提案工作办法》《委员履职评价办法》以及党建和机关管理等30多项制度,进一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程序规范、运转流畅、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实行常委“年履职”和委员“届履职”报告制度,既有效解决了“挂名委员”问题,又为换届委员的留任提供了依据。建立和完善了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信息、优秀政协委员评比表彰机制,连续五年在全体会议期间进行表彰。
(六)坚持固本强基,提升政协履职能力和水平。坚持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党派合作、突出界别优势、发挥专委会、委员、机关作用等“五位一体”,全面加强自身建设。重点抓了三项工作:一是发挥专委会基础作用。以专委会为主体承担重大调研视察课题,开展协商活动;推动专委会密切联系委员,组织委员学习交流、凝聚思想共识;指导界别有计划开展界别协商和下基层服务活动。二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实行委员履职积分制,明确委员作业,制定量化指标,强化委员讲责任的自觉、负责任的态度、担责任的行动;建设书香政协,组织举办专题培训、情况通报会、“委员读书会”等,不断提高委员素质,增强政协凝聚力。三是发挥机关保障作用。狠抓机关思想政治、党风廉政等各项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塑造了干事创业、高效务实、风清气正的新时代政协机关形象。政协宣传工作成果丰硕。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市直单位牵头责任和贫困村帮扶任务以及“五城联创”、绿化、防汛等中心工作任务,连续三年获得目标责任制创优贡献奖,目标责任考核5连优。
二、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毫不动摇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思想建设、履职活动、制度运行、队伍建设各方面,才能保证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笃定前行。
二是必须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专门协商机构。只有牢牢把握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把协商民主贯穿于服务改革发展全过程,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三是必须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人民政协的履职重点。只有把政协工作放在全市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时时处处把安康发展、民生福祉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使建言资政更加有用、凝聚共识更加有效,才能使政协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安康治理效能。
四是必须广泛汇聚人心和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力量。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团结全市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共同奋斗。要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在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协商惠民中,把人心聚得更紧,把共识筑得更牢。
五是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创新是政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要求,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工作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要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要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强化一线思维,勇于担当负责,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三、对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一)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和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抓好新一届委员学习培训工作。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全市政协、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全面掀起学习热潮,深刻领会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融会贯通,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实执行者。认真学习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强化政协理论学习。组织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政协章程、统一战线史、人民政协史以及政协工作基本知识,熟悉政协是什么、政协干什么、政协工作怎么干,明确履职重点,增强履职责任,提高履职能力。强化委员实践锻炼。推动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促进委员更好地运用协商规则、掌握沟通方法,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使建言资政更有用、凝聚共识更有效,引导广大委员不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更好担当人民政协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使命职责。
(二)服务发展大局,助推安康“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的部署和安康市“十四五”规划,谋划政协工作、确定履职重点。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紧扣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多元化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归雁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履职尽责,努力促进安康融入发展新格局。特别是要组织委员和专家团队,认真研究并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富硒食品大产业链建设,为建设中国富硒强市贡献智慧和力量。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言献策。扭住促进全民就业增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健康安康、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热点问题履职尽责,促进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聚焦实现高效能治理献计出力。选择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安康、打造平安安康示范样板、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等社会治理难点问题履职尽责,推动安康社会治理实现现代化。要抓实调查视察工作,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质量,利用协商报告、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为市委决策和政府改进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三)着力凝聚共识,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要把凝聚共识作为政协重要职能,通过扎实有效工作,切实发挥“三个重要”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完善以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推动委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全覆盖。建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引导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推动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丰富凝聚共识载体。自觉把凝聚共识融入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提案工作、民意反映等各项工作之中,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走访看望委员制度和接待办理委员来信来访制度,开展委员学习座谈和党外委员专题视察。积极打造“委员会客厅”“委员接待日”等载体,深化“双走进”委员活动日系列活动,深入推进“书香政协”和委员工作室建设,推进凝聚共识更富成效。发挥委员宣传引导作用和多媒体融合平台作用,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广泛汇聚强大正能量。建立健全各党派团体参加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情况交流机制。畅通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做好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专题学习考察、界别协商、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加强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交往交流,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助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宣传安康良好的自然和营商环境,为安康新时代追赶超越汇聚强大正能量。
(四)持续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主动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推进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拓展协商领域。加强同党外代表人士、党政部门、基层社区、界别群众的协商,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善于把专业意见转化为政策选项,善于当好反映诉求、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的桥梁纽带,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平等包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等理念融入政协履职之中,更好彰显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定位和特色优势。丰富协商形式。进一步完善协商议政格局,探索开展网络议政协商、一线协商、微协商、“简易协商”、上门协商等,推动协商广泛深入开展。加强政协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智慧政协。结合实际增加协商密度,丰富协商内容,健全协商规则,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运用,不断提升协商议政质效。创新工作制度。坚持实践导向,及时总结完善网络主题议政、委员读书交流、社情民意恳谈、联系界别群众等实践中的创新举措和有效做法,形成新的制度规范。要严格制度执行,尊崇制度、维护制度,自觉学习和运用制度,推动协商履职郑重有序而又生动活泼地开展。要融入协商体系,促进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的联系配合,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有效运行。
(五)强化自身建设,夯实政协履职工作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履职尽责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协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门委员会党组织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切实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专委会基础。狠抓专委会能力建设,把领导力量、工作力量等向专委会集中,推动专委会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能动性创造性和工作质效,切实发挥专委会履行政协职能的基础作用、推动界别工作的主力作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平台作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引导委员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报国之志、为民之心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做到政治立场不含糊、政治原则不动摇,关键时刻靠得住、站出来、敢发声,当好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以模范言行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风采。抓好政协机关建设。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整治“躺平”之风,着力提升能力水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以一流作风、一流标准,把新时代政协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更加富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