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双创指挥部办公室
安 康 市 卫 生 局
关于安康中心城区“六小”行业检查结果的通报
2009年7月17日下午市双创办、市六小行业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市、县区54名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组成13个检查组,对城区十三个片区“六小”行业整治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查以分类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发现问题现场督促整改。检查的重点包括“六小”行业卫生标准的落实、卫生制度的建立、有关设施设备的配置以及各双创责任片区组织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开展整治的情况。检查中共抽查“六小”行业82户,达标7户,基本达标13户,未达标62户,达标率24.4%(详细名单见附表)。从检查情况看,各责任片区都能定期组织、协调有关执法人员开展检查,建立了“六小”行业示范店,整治工作总体进展较好,大部分“六小”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有了增强,一些业主经营行为得到了一定的规范,明锅亮灶经营现象基本得到消除,达标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六小”行业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单位、各片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成效还不够理想,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卫生状况达不到标准。部分经营户仍然无证经营,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等问题,卫生制度不健全,三防设施不全,消毒无记录,索票、索证登记制度落实不到位较为普遍;少数门店无基本消毒设施,操作间脏、乱、差;除四害和健康教育工作基本没有开展;西堤头至东堤头片区、静宁路全段仍存在明锅亮灶经营行为。
(二)法律法规培训工作滞后,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有待提高。不少门店不知道标准要求和法律法规规范,少数从业人员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业主自律性较差,不能很好的落实相关规定。
(三) 整治工作反弹较大,部分经营业主存有侥幸心理,对监督检查意见不予重视,不愿整改。张岭一带的“六小”行业整治进度迟缓,“六小”行业管理较为混乱。
(四)档案资料不齐全、不规范问题依然突出。少数片区档案资料收集不够,档案资料不全,没有进行整理归类,未建立工作台帐,不能全面体现实际工作成效。市委至水西门、西堤头至东堤头片区在检查中未见着“六小”行业整治的任何资料,也未见到工作人员。
(五)联合执法没有全面。当前,“六小”行业整治进展不平衡。除了执法管理工作不到位、设施建设不配套和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部门联合执法未得到很好的落实,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不够顺畅,没有形成综合执法。
三、结果排序
(一)好的片区:第二片区(汉江一桥至香溪大道)、第三片区(育才路至农校十字);
(二)比较好的片区:第八片区(安运司至小北街十字)、第十一片区(一江两岸)、第五片区(市委至水西门)、第十三片区(安恒路口至工业园区);
(三)一般的片区:第十片区(信用联社至小北街十字);
(四)差的片区:第一片区(张沟桥至桥北桥头)、第四片区(农校十字至三桥头)、第六片区(黄洋河大桥至果园路十字)、第七片区(市财政局至文昌路)、第九片区(兴安门至西堤)、第十二片区(西堤头至东堤头)。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
为了全面推进城区“六小”行业整治,夯实片区的工作责任,确保“六小”行业整治的全面达标,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落实责任。一方面全面落实执法整治责任,明确药监、城管、卫生、工商、质监、文化等部门“六小”行业整治任务,落实执法责任制;另一方面全面落实片区责任,加大片区包抓督促整改力度,以片区为单位组织有关执法人员针对此次检查存在的问题对城区各片区“六小”行业进行一次执法检查,加强整改,确保迎头赶上。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市、区卫生监管、质监、工商、文化等部门和各责任片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六小”行业的宣传培训力度,所有“六小”行业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
(三)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各责任片区要注意收集本片区的整治资料,完善档案,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台帐。
(四)保持整治的高压态势。市、区“六小”行业整治办公室和各片区要积极协调、组织卫生、工商、城管、文化、教育、公安、质监等部门加大“六小”行业的整治力度,对经营单位无证经营、规章制度不全、硬件设施不达标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对整改后确实不达标的门店要坚决予以取缔。
(五)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市、区双创办要加大对“六小”行业整治的检查考核力度,按照整治总体方案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考核。对发现存在问题的“六小”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分清责任,对确因工作不力造成,一律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责任追究。
附:安康城区“六小”行业检查情况汇总表
抄送:市双创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市委级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十三片区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市级包抓领导,汉滨区双创办。 档(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