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县“三抓”确保群众得实惠

    作者:蔡汝平 时间:2009-08-17 10:22 来源:平利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平利县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实践特色,以“解决问题”核心,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进行调研,大胆创新探索,坚持边学边改,通过“抓基础、保民生,抓项目、促发展,抓监督、保实效”等系列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惠泽百姓。
    抓基础,保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使学习实践活动深入人心,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一是启动“全民创业年”活动,成立了劳务经济协会,制订并完善了《农民增收五年规划》,今年以来,新增个体工商户347户、私营企业27家,新增就业岗位1140个。二是采取土地流转、扩大农村有效信贷担保范围、加大新农村建设等有力措施,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出点子,想办法。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2元,同比分别增长26.4%、21%。三是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上半年科技三项费用累计支出8万元,科教文卫类支出9168万元,农林水及城区社区支出2146万元。完成了15处村级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四是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五保供养已达到人均年1656元的标准;累计发放低保、补助、救济金1000.65万元。五是狠抓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低谷,再创佳绩,2009年高考成绩二本上线人数达282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抓项目,促发展。平利县把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县领导分别深入各项目基地、项目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听汇报、搞督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项目落地生根开辟“绿色通道”。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有结果。全年计划项目87个,目前在建项目74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66个。通村水泥路完成路基处理210公里、路面硬化103公里;县城“一街两边”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五金公司和西大桥2处国有土地顺利挂牌;廉租住房小区初具规模;城区“创卫”绿化顺利通过市级达标评估。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区垃圾中转站启动建设,环卫设施逐步改善,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抓监督,保实效。积极探索领导与群众互动的有效途径,努力建立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从活动一开始就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价、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看效果。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该县勇于创新,灵活载体,从学习实践活动伊始,就坚持把融入群众性、领导带头示范性、注重实效性、体现实践性贯穿始终,县委书记何帮军、县长吴平带头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人士欢聚一堂,共谈平利发展大计,真诚“访民情、问民计、解民忧”。同时,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征询推动平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使学习实践活动做到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