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汉阴县在“三农”服务中体现党员先进性

    作者:张玲玲 刘仁宏 时间:2005-05-20 15:47 来源:汉阴县 字号: 打印

    汉阴县把能不能促农民增收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标准,广大党员积极为农送政策、送科技、送资金,为农民服务,帮助农民增收。
    该县针对农民不懂政策、缺技术、少资金导致增收难的情况,一是送政策让群众明白。成立了以徐铁军书记为组长的中央1号文件宣讲领导小组,从75个部门抽调党员干部150人、从乡镇抽调1000余人,组成18个工作队共179个宣传小组,每队由1名县级领导任队长,分赴18个乡镇179个村共1495个村民小组开展宣讲中央1号文件活动。在县电视台、《汉阴宣传》上开辟专栏,印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让群众把政策看得明明白白。二是送科技让群众发展。该县围绕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提出“兴药、提桑、强牧、优粮”的工作思路,农林、卫生、文件、科技共十余个部门300余名党员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实际开展了技术咨询、法制宣传,图片展览、义诊义疗活动,举办新型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班,发放大棚蔬菜、烤烟栽培与加工技术、稻田养鸭等技术电教片,抽调80余名农技干部包抓种养示范点55个,为农民做农业科技示范服务活动,共培训195场次1.3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6万余份,发放科技光盘320余张,帮助农民发展。三是送资金为农民解难。该县信用联社党委实施“125”(即1个骨干企业,2个示范村、50个经济大户)信贷支农工程方略,年初信贷人员深入到村、组、户做好春耕生产资金投向投量调查,并做到边调查、边发放,早到位,凡是农民购买春耕化肥、籽种、农机具、耕牛等所需资金保证供给,坚持随到随办。简化贷款手续,方便村民,不误农时,共投放农业贷款1.2亿元,为农民架起了一座致富桥。目前,全县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加快发展富民产业,形成人心思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