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纪委在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中,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力求将群众点名接访制度进行到底,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为信访群众搭起了“连心桥”。
在机制上动脑筋。公开接访信息、公开受理过程、公开处理结果的“三公开”制度,畅通了阳光信访渠道。为了使来访群众寻得到路、找得到门、认得到人、办得了事,机关办公楼门厅前均设立有《群众点名接访工作指南》牌,公开着上访群众最关注的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群众自主选择接访领导。《群众点名接访卡》上将如实记录接访处理意见和来访人意见,群众依据接访卡回执,监督信访办理过程、了解问题处理情况。问题办结后,通过《群众点名接访答复意见书》以及回访等形式,及时答复上访人,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避免反映的问题“泥牛入海”。
在难题上下功夫。安康在实践中制定了《群众点名接访责任追究办法》,从三个方面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属本人分管的问题,接访领导负责主办,防止了分管领导的不作为;属下级管辖的问题,接访领导直接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防止了以交代办;属纪检监察受理范围外的问题,接访领导要积极协助责任单位,化解矛盾,防止了一转了之。
在细节上求实效。信访接待室中“渴了请您喝口水,累了请您歇歇脚,有话请您细细说”的温馨提示牌以及一系列规范化的设施,增强群众自尊感,拆除了“戒心墙”,缓解对立情绪的同时,消除了解决难题的心理障碍。针对群众反映问题的不同性质和心理特点,接访之外的登门会访、电话寻访等方式也在营造着干群之间平等互信的和谐氛围,增强了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认同感,焕发起群众自我调节心理、主动化解问题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安康已在全市10个县区纪委,200个乡镇纪委以及部分直属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推行了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经过两年的积极实践,安康信访举报呈现出重复访同比下降13.5%、越级访同比下降21.4%、初信初访办结率上升到95%以上的良好局面,群众点名接访真正成了稳定社会的“减压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粘合剂”,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