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旬阳市获评2021年度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优秀等次并予奖励,是安康市2个获此殊荣的县区之一,这是旬阳加快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影响,旬阳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三新三高”为引领,以“八为八强”为重点,坚定“项目为王、工业为重、产业为主”和“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生态优先、工业强市、三农强基、兴文强旅”四大战略,聚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五大跃升”,加快建设“一强五好”陕西强市,奋力实现“全面崛起”,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全力抓紧、抓实、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促使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奋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成效显著、势头良好。
“项目为王”强支撑
旬阳坚持“项目为王、工业为重、产业为主”思路,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和“主抓手”,多举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深化产业项目建设。着眼“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当前实际,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和中省支持方向,围绕产业发展、园区提档升级、城镇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精准谋划2022年重点项目108个,总投资350.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8.69亿元,较上年增长87.4%。对未来五到十年的重大项目情况进行了梳理,共谋划储备高质量发展项目200余个,总投资1200亿。尧柏年产150万吨砂石骨料生产线、烟厂技改、亨通技改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黄姜提取物研究基地、康健生物拐枣功能食品项目即将投产,老龙沟功能新材料产业园、旬阳高新区捷明乐产业园、年产3万件电力设施、年产5000吨食药级功能分离材料基体、年产1万吨拐枣醋生产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旬阳水电站、市中医院迁建、市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即将投用,一个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带动了投资增长,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添动能
旬阳将产业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实施“655”工作部署,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1.7:51.7:36.6。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链不断延伸补强,中科纳米、领盛科技、旬阳烟厂、尧柏水泥、亨通铸造、润农实业、巴山雪等工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凸显,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向中高端迈进。深入实施“三农强基”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全面升级。加强耕地保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扛牢“米袋子”“菜篮子”政治责任,2021年粮食、油料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61万亩、14万亩以上,蔬菜10万亩,生猪饲养量稳定在52万头以上。2022年截至6月底,已落实粮油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7万亩,饲养生猪42万头,魔芋12万亩,烟草8万亩,抓好40万亩拐枣基地管护提质增效。聚力三产补短提升,蜀河古镇、水泉坪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AAA级旅游景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市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加快完善城市、集镇、村(社区)三级商业体系,倾力打造廊桥、中央都会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商贸市场繁荣。抓内需稳外贸,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255家,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
高新技术强引领
旬阳以高新区为承载,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强化研发和投入,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加快融入省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旬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建强旬阳高新科创中心和苏陕捷明乐科创园“两大平台”,聚焦科技型市场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招才引智“三大重点”,筑牢创新驱动根基。年初旬阳高新科创中心通过省级众创空间认定,今年3月7日,秦创原(安康)创新促进中心旬阳分中心正式获批,成为陕南首个获批的县级分中心,在省工信厅最新公布的全省县域示范工业集中区排名中旬阳高新区位列第6位。2021年,入园市场主体总数达到552家,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14亿元,培育高新企业3家,入库科技型企业31家,R&D投入增长30%以上。今年截至目前,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入园企业5家,入库桑博蚕丝、广誉远等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占年度任务97.5%,5家企业提交了高新企业申报资料(含3家复审),认定领盛科技、国桦科技2家“专精特新”企业。
优化环境增活力
旬阳深化“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认识,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理念,对标“营商环境最安康”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升审批效率,不断优化服务效能,创新提出“旬速办”服务模式,着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发展环境,聚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旬阳”新名片。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市两批324项许可事项已于2021年5月底全部划转交接到位,实现100%应划尽划。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帮办代办”“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系统集成“一站式办理”“一网通办”服务。截至目前,审批和服务事项共进驻政务服务中心763项,进驻率达92%,网办率达到95%,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流程深度精简再造,较以前办理环节压减50%、申报材料精简40%、办理时限缩减60%,审批改革日趋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法制化。设立企业服务专区,融合综合导服、帮办代办、受理核准、发照刻章、银行开户预约、涉税事项办理等多项功能,设置志愿者服务窗口、企业开办VIP服务室、市场主体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一窗办结、当场办结”。出台了6个招商引资系列保障办法,为招引来旬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扶持、政策支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全面提升市域投资环境,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促进“归雁”企业安心安家、舒心健康发展。
改善民生促公平
旬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和城乡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学位、床位、厕位、车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扎实有效保障民生。大力实施民生项目,旬阳第二中学、第三小学、第一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综合楼扩建、市妇幼保健院迁建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和市中医院迁建项目进入室内装修,市域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中考稳居安康全市前列;旬阳中学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职业中学创建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成立了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旬阳分院;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扎实有效开展疫情防控,疫苗全程接种率95%以上,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二是持续改善出行条件。G211、G316城区过境段、S316蜀河过境线、神石路、棕溪、段家河、蜀河三座汉江大桥等项目快速推进,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道路养管水平持续提升。三是协调推进城乡建设。成功引入北京中创环卫一体化服务,火车南站广场、石家湾停车场、G211城区过境段人行道改建等工程建成投用,完成了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4个镇污水管网延伸,老城历史文化名街区通过省住建厅评审。四是扎实做好稳岗就业。通过招聘推介、兑付补贴、增加见习岗位、整合公益性岗位、创业带动、技能培训、以工代赈、培育新社区工厂等多举措拓岗位促就业,今年截至目前,共征集就业岗位5.5万余个,开展系列招聘活动12场次,开展技能培训1300人,提供见习岗位430个,以工代赈安置109人就业,新增4家新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180个,新增城镇就业2302人。
强化制度保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旬阳通过狠抓工作落实,推动中省市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今年1月份,旬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旬阳市推进工作落实制度》等四项工作制度,提出对市直部门重点指标任务进行月度量化评比考核,对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季度观摩点评,以制度保障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强化工作过程管理和督导,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真抓实干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落实的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及时成立了经济稳增长工作专班,强化“双长周调度”,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稳增长工作。及时制定出台了《旬阳市2022年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共十个方面38条具体落实措施,推动中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在旬阳市落地落实落细。
在旬阳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2021年,旬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74亿元,同比增长7.7%,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位列全省“十五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24.28亿元,增长14.3%,增加值增长10.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18.32亿元,占GDP比重58.9%,非公经济在支撑带动全市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8%,工业总产值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7%,新增“五上”企业19家,净增市场主体6097家,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安康全市前列。
今年下半年,旬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在旬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统揽,矢志不渝朝着“全面崛起”奋勇前进,加快建设“一强五好”社会主义现代化陕西强市,以新的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