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预警到户是防御山洪灾害的核心和关键

    作者:陈晓虎 时间:2009-09-07 08:21 来源:市防汛办 字号: 打印

    局部暴雨山洪灾害是我市最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自然灾害,其防御工作始终是全市防汛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年来抗灾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我市防御山洪灾害的基本方针逐步明晰,应对措施不断完善,这就是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基本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避字当先”的防灾原则和“群测群防,联防自救”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行“乡自为战,预警到户,责任到人”的防灾工作机制,而这其中最难以破解的问题就是如何真正实现预警到户?山大沟深、居住分散、通信不便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实现预警到户在基础条件、基本路径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但频发的灾害、惨重的损失又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尽最大可能地保证预警到户目标的实现。
    1、必须把预警到户作为防灾避险的关键环节来认识。雨水情信息和防灾指令及时、准确地传递关系防灾工作的成败。局部暴雨山洪防灾避险的基本对象是量大面广的农户,灾害预警信息的到户是促使其临灾有所反应的基本前提。预警到户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将雨水情信息和撤离信号传递到每家每户。从实际情况看,信息滞留主要发生在村组负责人与农户之间,主要原因还是住户零散、通信不便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当然也有少数干部责任意识不强、麻痹思想严重的问题。面对客观现实,只有各级干部包括村组负责人充分认识到防汛信息预警到户的极端重要性,想方设法努力实现预警到户的办法也就会更多一点。
    2、健全的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是实现预警到户的基本保障。信息的传递无非是靠现代的科技手段或原始的口口相传,而暴雨山洪灾害易发的边远山区往往是广播、电视、电话未能覆盖的盲区和死角。因此,要以村、组、庄院为单元分层组建联防自救组织,庄院之间、农户之间在临时避险安置、紧急情况通报上形成互帮互助、群测群防的格局。这样在信息预警上,乡镇指挥部、村组负责人、各组中心户、每户当家人之间就容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传递网络。
    3、不断充实和完善信息传递的手段。县级防汛预警平台的投用较为有效地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扩大了信息发送范围,但其在解决预警到户问题上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应该坚持土洋结合、多措并举,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话等信息传递通道的同时,通过铜锣、哨子、火铳以及摩托车、人力接力式传递等途径,尽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相关信息的预警到户。乡镇干部应及时进村督促预警到户落实情况并指导村民防灾避险。
    4、要突出预警到户工作的重点对象。防汛信息传递到河沟两岸、公路沿线相对容易,预警到户的真正难点在边远零散户、“空巢”家庭和鳏寡孤独人员,对此类弱势人员必须逐一落实由干部、党员、青壮年负责向其传递预警信息及撤离避险的帮扶。
    5、提高村民的防灾避险意识是保证预警到户最终目标的根本之策。预警到户的最终目标就是及时、安全的避险。要尽力减少暴雨山洪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根本和关键的是要教育群众珍爱生命,自觉增强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预警到户后的及时避险。否则,受威胁户在得知预警信息后仍可能麻木观望、无动于衷,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干部力量强制其撤离和给予帮扶。特别是灾害发生在夜间时,更是要靠村民的自身警醒和及时反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