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安康市汉阴县凤堰古梯田进入了一年中稻谷成熟的最佳季节。一望无际的耀眼金黄扑入眼帘,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幅祥和而广阔的秦巴山区农耕文明的壮美画卷。作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凤堰古梯田正用“活”的形态和“活”的语言,再现着先民们日出而作的历史场景,传递着先民们生产生活的聪明智慧。
2021年11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发文公布了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汉阴县凤堰稻作梯田系统跻身其中,成为迄今为止陕南唯一一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漩涡镇堰坪村是凤堰稻作梯田系统的核心种植区,来自江汉平原的移民后代们已将这里雕琢成了富庶田园。这两天村民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由于今年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水稻收成不错,加之政府的补助政策,当地群众种植油菜和水稻的积极性高涨,整土还田、清沟引水、绿色种植、犁田除草……凤堰梯田常年被打理得错落有致。
汉阴凤堰稻作古梯田是由清代中期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以吴氏族人为主建造。始于清朝乾隆丙子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于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建设,距今逾250年,是目前秦巴山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堰古梯田作为中国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农耕文明遗产之一,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地,是中国移民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山区农业知识技术体系的集成地,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也是秦巴山区农业生物和移民文化的“基因库”,对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业文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带动农民稳固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