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既倾力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推进新闻多元化发展步伐进而增强媒体竞争力?始终是安康日报社党委矢志不渝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社党委虚功实做,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成果应用于实践,着力提高新闻生产力、增强职工凝聚力、扩大报纸影响力,不断丰富“新闻报道创优,产业经营扩张,管理服务提质”这一载体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党报的喉舌作用、教育作用、鼓动作用,切实增强了自身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能力,进一步确立了 “党委满意、政府放心、群众关注、市场需要”的主流、公信、权威党报地位,为实现“推进突破发展,实现五个翻番,富裕安康人民”的目标发挥了有力的舆论引领作用。
学习调研见真知
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报社学习实践办及时制定下发6个文件进行全面部署。
统一配发专题学习笔记本和规定的学习资料的同时,我社还投入资金购置相关学习资料和光碟,在通勤班车上建立 “流动学习室”,每天4次2小时播放视频学习资料,累计视频学习40余小时。对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抽查、评比。开办 “社内论坛”,召开电影经营、新闻业务、综合管理等专题座谈会。学习调研阶段共举办集中辅导、业务培训等专题学习班4期160余人次,召开交流研讨会3场30余人次,开办领导干部讲坛1次,举办党委书记讲党课、领导干部辅导、专家学者讲座各1次,集中培训150余人次,班子成员确定调研题目10个,领导带队开展调查研究3次,组织建言献策座谈会4次,撰写调研报告2篇,组织思想解放大讨论及专题座谈3场100余人次,举办通讯员培训班1期120余人,选派7名业务骨干对外学习交流各1次。开展好本社学习实践活动同时,与推进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此间,《安康日报》先后开辟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康更好更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大家谈”、“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康突破发展”、 “动态报道”以及 “十二论”、“三谈”等10余个专栏,截至目前本报已直接刊发此类稿件、图片共计510余条。
通过深入学习调研和思想理论武装,激发了全社党员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热情,尤其对社党委关于“政治家办报,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办报方针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进一步增强了推动报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分析检查讲真心
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后,报社党委开诚布公地摆问题、查原因、提建议。 期间,社党委召开专题座谈会一次,谈心交流60余次,其中领导班子谈心20余次,党员支委干部思想和工作交流谈心40余次。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开展“三个六”活动,着重解决领导集体在思路、措施等八个方面的问题,通过部门和支部共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42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从报纸扩版、新闻改革到勇担社会责任兼并收购市电影公司和大竹园煤矿转运站,从彩印升级、形成一报三刊到新闻大楼筹建、实施社址北迁。社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回顾总结五年发展历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社党委以党支部和联系点为单位开展民主评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采取张贴公示、组织党支部和联系点民主评议、设置“意见征求箱”、召开中层干部会议、相关部门重点函询等方式吸纳意见。民主评议活动共收集修改意见15条,收集修改建议3条,并及时修改完善。分析检查阶段,本社5个支部和6个联系点共征集意见和建议52条。征求社会意见50余份450余条、社内意见80余份1200余项。对市学习实践办公室反馈的18条共性意见,进行逐一对照检查,制定《科学发展观活动共性意见表现和整改落实责任一览表》,把整改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
针对“报纸内容较单一、版面设计更需灵活、改进会议报道形式、基层宣传报道仍需加强、通讯员培训还要加大力度等问题,社领导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三个整改小组,建立挂号登记、落实部门、限期整改、督促检查、考核效果的工作机制,制定措施、责任到人、落实整改。为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积极促成金州路60号家属院住户住房置换。邀请医疗专家为职工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整改落实动真格
在整改落实阶段,社长屈善施明确要求整改落实方案要有针对性、操作性。《方案》紧紧围绕“党委满意、政府放心、群众关注、市场需要”的办报方针,按照《分析检查报告》梳理出的11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类,采取挂号登记、落实部门、督促检查、限时整改、考核效果的整改措施,实行领导包抓、部门承办、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建立任务台帐,进行集中攻坚和逐一整改。对具备条件解决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对暂不具备条件解决的积极创造条件,明确时限,分步实施,限期解决。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针对报纸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在平利长安镇中坝村召开“读者恳谈会”,建立 “农村评报点”,聘请5名农村评报员对报纸“评头论足”。“七一”前夕,在帮扶点旬阳白柳镇举行“开门办报座谈会”征求意见。并计划建立农村、城市、企业三类“评报点”开展“读报、评报”活动。在编采队伍中开展 “三贴近”自省自查,编采奖励向一线倾斜,鼓励记者多报道来自一线的鲜活新闻。制定《通讯员三年培训规划》,今后每年开展一次编采人员理论讲座和业务评优表彰活动,以此解决新闻“三贴近”不足、编采水平不高的问题;深度报道不够集中?与市委宣传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成立“重点工作深度报道小组”,建立深度报道策划采访联动机制;针对报纸差错、投递较差和旅游推介不够等问题,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提高校对无差错版面奖励标准,开展“不让差错过万一”活动;建立投诉处置承诺制,集中开展投递质量巡检活动,实行投递质量跟踪服务和质量追究制;在《汉江晨刊》开设“行游天下” 旅游专版;针对社址北迁后上班较远、职工食堂一时无条件开办的实际,采取每个工作日给予适当误餐补助的办法临时予以解决;安排专人协助金州路家属院住房置换工作,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加强与社区的联络服务,指定专人提供水电、卫生保洁等。为提高团队执行力,社党委7月中旬组织部分职工赴西安参加“团队执行力训练营活动”,将学习实践活动推向高潮。
整改落实为报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自办发行、广告实力、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报纸发行突破3万大关,新闻大厦主体封顶。制定完善了《“三边”整改方案》、《人才培训三年规划》、《绩效工资考核制度》、《新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作风建设》与《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实施意见》等。采访中心等部门一批年轻记者日趋成熟、业务技能稳步提升、崭露头角,他们把大力宣传我市应对金融危机促“三保”的举措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战场,紧紧围绕“抓项目、扩投资、保增长”、“确保增长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统筹城乡发展”、 “安康是我家、双创靠大家”等专栏刊发各类稿件2000余条,强力营造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危中求机、迎难而上、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安康日报社在依托媒体办产业到办好产业促媒体的报业产业化发展方式转变中抢抓机遇,在现代传媒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这必将激励全社干部职工以思想更解放、认识再统一、报业大发展的创业激情在《安康日报》成立60周年的里程碑上抒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