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信息精准、措施落实是防汛抗旱的基础

    作者:李波涛 时间:2009-09-11 16:23 来源:市防汛办 字号: 打印

    我市独特地理气候条件造成水旱灾害频发,特别是江河洪涝、山洪灾害、病险库塘始终是各级防汛的重点。市县防汛预警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和乡镇防汛机构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气象、水文监测数据和防汛预警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基层、提升服务”目的,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灾害造成的损失。
    1、准确及时的气象水文信息是科学决策重要依据。随着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数值预报和遥感技术的推广运用,气象、水文部门现代化、信息化步伐加快,天气、水文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雨水情监测和专业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为防汛抗旱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针对性。加强协作、灵通信息、及时沟通,不断完善防汛、气象、水文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雨水情会商制度,充分发挥汉江流域灾害性天气预警中心作用,尤其要重视做好短时局地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努力提高雨水情预测预报的精准性、及时性,为政府科学决策高效指挥赢得时间搞好服务。
    2、科学调度洪水错峰是抵御江河洪涝的重要举措。汉江干支流沿线城镇集中、人口密集,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防汛重点。随着汉江干流梯级开发步伐加快,石泉、喜河、安康水电站建成发电,蜀河、旬阳、白河水电站陆续开工建设;汉丹江支流小水电开发方兴未艾,城乡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近些年来,各电站、水库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按照“防汛第一、发电第二”和社会效益至上的原则,确保不超汛限水位蓄水,科学做好洪水错峰调度工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继续坚持水库联合调度和水情会商制度、完善沿江城镇防汛预案、落实各项防抢撤措施仍是防御汉江洪涝的有效措施。
    3、加强乡镇防办规范化建设是防汛减灾重要保障。大力推广“乡自为战、预警到户、村组互救、责任到人”的防灾工作机制,继续推进乡镇防汛办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物资”, 统筹乡镇防灾减灾工作,加大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防汛预警信息平台作用,将预警信息功能向基层延伸,有网络宽带连接乡镇村组可以直接登陆防汛信息预警平台,在第一时间掌握区域气象、雨、水情信息和防汛指令,及时做到预警到户;坚持防汛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建立健全简明实用的防汛预案,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和各项防抢撤措施,加强对病险库塘、危工险段除险加固和巡查防守,加大对河道采沙和涉水在建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将防汛保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dkp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