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岚皋县紧盯产业振兴“一村一策”的现实需要,推行科技入农、科技兴农,进一步带动农户增收,走出乡村绿色生态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十里西畴熟稻香,垂垂稻穗挂青黄”,金秋十月,正是丰收时节,孟石岭镇柏杨林村西部皇田富硒水稻产业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割宰、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
“现在我们的收割机每一台相当于12个人至15个人的工作实效,这样缩短了收割期限,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劳作成本。”岚皋县西部皇田富硒水稻农业园区负责人刘飞鹏表示。
今年以来,岚皋县西部皇田粮油有限公司在武学村、柏杨林村共计流转40余户农民土地,增种富硒有机水稻500余亩,吸纳当地村民务工50余人。同时投入50余万元陆续采购10余台中型收割机,预计今年亩产量可达到1000斤以上,人均增收2000余元,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共赢目标。孟石岭镇武学村四组村民周本仁告诉记者:“现如今年纪大了无法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有了收入,也可以照顾家里。”
在武学村驻村工作队实践田里,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摇动,颗颗饱满的大豆引人注目。该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引入了西部皇田富硒水稻品种,探索出将鱼、泥鳅、青蛙放在水稻里进行养殖的“稻田+”模式,并试种超级千金豆、瑞豆1号、菏豆12号等六个品种的大豆,2.2亩的实践田中,稻鱼、稻蛙、稻鳅1.6亩,大豆0.6亩。计划通过科学选种、安装驱虫灯、围护栅栏等种植手段,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示范基地。
如今,孟石岭镇武学村的实践田成为了“智慧农业”的有效示范,并通过土地流转、就地务工等方式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孟石岭镇武学村第一书记吴远兴还计划将这种模式在本村乃至镇内进行推广。
“下一步要实施智慧乡村建设,其中一块就涉及到我们实践田这块的智慧种植,包括土地的土质检测,还要安装高清摄像头,随时能观察到水稻或者其它农作物的长势情况。”吴远兴表示。
近年来,岚皋县紧盯乡村振兴,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今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0余万元,在58个村建设了“实践田”,通过大豆、时令花卉、稻花鱼等特色种养项目为13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让科技走入农业,走进农村,走出了“科技富农”的新发展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