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村美户净产业旺

    作者:程伟 袁敦奎 时间:2022-10-26 08:41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收藏 打印

      深秋时节,漫步平利县正阳镇张家坝村,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一排排白墙灰瓦民居旁,格桑花竞相绽放;一面面色彩鲜艳的文化墙,犹如展开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张家坝村如今的变化,得益于平利县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去年以来,平利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作为建设陕西乡村振兴示范县的重要内容,紧扣“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专项行动,全县垃圾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141个村实现垃圾定期清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6%以上;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达到100%。

      从无章可循到统一标准
      “以前村里的入户路是土路,下雨泥浆满地;大多数农户门前一边是猪圈,一边是鸡舍,天晴臭味一片。自从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来,我们村大变样了。”10月8日,平利县广佛镇塘坊村村民黄朝银谈起村里的变化,感慨不已。
      今年2月以来,塘坊村按照全县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总要求,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逐户规划设计,让乡村发展“有蓝图”;通过召开村组会、入户宣讲等,教育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治理;按照“政府管公共、百姓建家园”要求,对旧房改造、圈厕改建、连户道路等,实行政府补一点、群众掏一点,全力推进塘坊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塘坊村只是平利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平利县制定了《平利县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开展“擦亮平利·净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针对重点区域、示范村、推进村,平利县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11项重点任务30项工作标准,逐一细化乡村道路、河道沟渠等建设标准和验收指标。
      平利县还以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为重点,围绕“八项工程”制定责任清单,明确工作内容、主要任务和相关要求,确定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用标准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从村美户净到产业兴旺
      八仙镇狮坪村是由平利县城去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书峡的一个必经小山村,与天书峡遥遥相望。过去,该村因环境差而无人问津。
      去年以来,狮坪村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邀请当地乡土人才在村里民居墙上绘制农民画,宣传乡风文明、爱护环境等方面知识。该村还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做好房前屋后卫生清理工作,美化乡村环境。
      “环境变好了,游客自然来得多了。我们今年打算再开个农家乐,为家里增加一份收入。”狮坪村村民邹尚伍激动地说。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变,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状况,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平利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风华说。

      从粗放管理到网格化管理
      平利县山大人稀。为推动农村清洁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该县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工作机制,不断发挥村级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各级干部作用,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纳入村规民约,与文明村户创建相结合,依托“321”基层治理实施网格化管理。
      在兴隆镇蒙溪街村,该村按照房屋相邻、生产相关的特点,将村民划分到36个互助小组中,每组6户至8户为1个单元,实行网格化管理。农户通过民主评议,推选互助小组长,并利用互助小组互帮互助的特点,开展“五美庭院”建设。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取得实效,平利县不断健全完善县抓统筹、镇村主抓、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每月通报工作进展;全面推进“红黄绿”清单督办制度,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晾晒,在全县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如今,平利县在全面创建国家乡村振兴范县征途中,正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安政网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