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提升发展软实力的科学实践

    作者:杨雁斌 董良军 王红波 时间:2009-09-18 08:48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打印

    随着西康高速的建成通车,襄渝铁路复线、十天高速、川陕界高速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安康加快发展的硬件条件正在得到极大改善。
    而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尽快提升整体软实力则是当务之要。近年来,该市以实施文明创建环线示范工程为载体,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性因素,着力提升城乡综合软实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软、硬实力的不断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该市经济快速增长——上半年安康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以农民教育为载体,编出好教材、讲出真道理、育出好人才,用村民文明素质提升示范工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一体化建设
    初秋时节,沿着新修的通村水泥路来到旬阳段家河镇弥陀寺村。竹林绿意葱茏,村貌环境整洁。村民周子强正在猪圈里喂猪,他告诉记者,过去由于不重视学习技术知识,养猪几次失败,自从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几次技术培训后,现在不但常读书看报,而且还能上网查询养猪信息,预计今年收入可达6万多元。
    驱车爬上海拔1800米的构元乡羊山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看到好一幅邻里和睦图:由本地几名原生态歌手自发组织的“农民自乐班”正在为村民们表演“花鼓散唱”等节目,纯朴的歌词巧妙融入党的惠农政策,美妙的歌声唱进了农民的心坎儿,乐得人们笑开怀。一面墙上,一副新型农民教育“千字文”日历从讲孝道到邻里和睦,内容无所不包。不仅是这里,在双河镇,“二十四孝图”墙画,利用新旧对比法自编“顺口溜”等通俗易懂、平实生动的“乡土教材”随处可见。
    撒下教育培训的种子,旬阳正收获新型农民的果实。该县精编《“先进文化进乡村”农民教育系列读本》、《农村歌曲50首》、光碟、电教片等10万余本教材发送到10万农户手中。“十大孝星”、“公民道德模范”、“和谐文明新村”、“十佳乡村自乐班”等评选活动及陈分新、朱学宝、龚德银等一批先进人物的涌现,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榜样教育。旬阳农民正在实现从 “小富即安”到“敢闯敢干”、从“科技文盲”到“田间秀才”、从“扯皮扽筋”到“致富能手”的华丽转身。
    以“村口、路口、家门口”为突破点,全力打造文明风貌建设示范工程,让精神文明建设助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新农村的房子建得再好,如果它的主人依旧愚昧、守旧,那么实现城乡一体化犹如纸上谈兵。只有让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开花结果,提升农民文化内涵,才能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基于此,平利县深入开展“文明乡风进农家、美化绿化进农家、科技文化进农家”活动。目前深入农村开展道德教育宣讲50多场次,76个村建立了群众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家庭教育协会,建成一大批信用村、诚信农户。评选出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1200余名,涌现出全国公益之星吴祥义、全市文明和谐家庭标兵黄玉滋、捐资修桥典型刘义贵等一批“道德明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wang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