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从健全制度、培养锻炼、考核激励、监督约束四个方面着力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抓选拔保质量。县委出台《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其任职条件做出明确规定。突出三个注重:注重品行、注重能力、注重阅历,明确党委书记人选应具备一年以上正职经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一类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从二、三类乡镇党委书记、一类乡镇的乡镇长和县直综合部门的正职人选中选配;二、三类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从二、三类乡镇镇长和年轻的部门党政正职中选配。坚持县委全委会初始提名和差额票决任用,确保把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阅历丰富、敢于攻坚克难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委书记岗位上。目前,全县乡镇党委书记队伍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为37.3岁;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49人,占90.7 %;任职5年以上的11人。
抓培育提素质。一是川山挂职锻炼。将二、三类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安排到川道一类乡镇挂职学习,锻炼时间为三个月,增强其统揽全局工作能力和抢抓机遇谋发展的意识。将川道乡镇的优秀副职选派到山区乡镇挂职锻炼,增强艰苦创业的品质和攻坚克难的精神。几年来,先后分3个批次、选派12名山区乡镇党委书记、6名川道乡镇党委副书记进行了川山挂职锻炼。二是轮岗交流锻炼。把乡镇党委领导后备干部放到基层主要岗位锻炼;把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乡镇党委领导调到县直机关和综合部门任职进行锻炼;同时进行不同类型乡镇、机关与乡镇、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轮岗锻炼,以开阔视野,熟悉各方面工作。三是集中培训提高。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外派上挂锻炼、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全员培训。三年来,先后选送67人次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参加省市学习培训;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培训班5期,共培训280余人次;组织党委书记外出参观考察2次23人。
抓考核激活力。制定出台了《汉阴县关于促进科学发展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运用“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对乡镇领导班子及乡镇党委书记的定量考评和定性考核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乡镇党委书记的各项表现,对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予以提拔重用,对政绩平平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和调整。近三年来,6名乡镇党委书记被确定为副县级后备干部,1名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为副县级领导干部,2名工作不力、成绩较差的乡镇党委书记被调离工作岗位。
抓监管塑形象。一是建立乡镇党委书记专项述职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每年在县委全委扩大会议上专项述职述廉,由全体县委委员、县级领导、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乡镇党委书记在服务大局、改革创新、质量效率、勤政廉政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和评议,将评议得分后3名的作为重点整改对象,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其领导班子进行诫勉谈话;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票未达到三分之二的,经组织考察对不宜继续担任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二是健全约谈制度。每年县委书记或组织部长至少同乡镇党委书记单独谈话2次,并同乡镇班子其他成员谈话,了解乡镇党委书记思想、工作、生活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三是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每年对3—5个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将审计结果作为提拔、轮岗、交流的重要依据,引导其为乡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