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奇山秀水绘就美丽乡村

    ——我市建设旅游村综述

    作者:吕轩 时间:2009-09-23 09:0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将生态旅游作为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来抓”的战略方针,围绕“打造南宫山、连通汉江水、建设旅游村、提升中心城”工作主线,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城市化、服务标准化、风味乡村化”具体要求,以打造西北美丽的乡村旅游为目标,加快推进各具特色的旅游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乡村游,全面拉开安康生态旅游开发序幕。全市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文明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岚皋县溢河乡宏大村有着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该村依托神奇灵秀的南宫山风景区,大打乡村旅游品牌,发展巴山人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达 25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500余万元。旅游产业的兴起,带动了绿色种养业的发展,全村年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500亩,内销生猪500多头,旅游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岚皋县城附近的杨家院子、岚河漂流两岸村庄等,也将发展农家乐作为致富途径,今年春夏以来,所有农家乐生意火爆,餐位、床位供不应求。靠旅游致富的农民们说,是旅游业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旅游业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天蓝水碧,自然风光优美,秦岭峡谷漂流项目的实施,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活力。目前,全村有38户农家乐形成了规模经营,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00万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以上。
    “青山、碧水,小桥、人家”点缀着一个一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新村,构成了一幅幅自然、纯朴、祥和、静谧的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卷。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20个特色旅游村,有1604户农家乐经营户,其中星级农家乐440户,直接从业人员6955人;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146.1万人次,年综合收入11687.9万元,户均年收入11.4万元,上缴税金1484万元;涌现出了平利长安镇、汉滨县河乡、石泉后柳水乡、汉阴月河川道、岚皋溢河乡、四季乡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典型,7处乡村旅游点被命名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家生活、度假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政府引导,强势推进。为顺应休闲消费兴起的发展趋势,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决策,制定了加快旅游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旅游村建设的布点方案、旅游村建设的评定标准,用来指导全市乡村旅游科学发展。率先启动建设平利长安镇千里茶园、汉滨毛坝田园休闲体验、汉阴月河川道花海人家、岚皋四季巴山农家、宁陕皇冠秦岭家园等10大重点乡镇。通过大力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强势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提升旅游经济增速。
    ———科学规划,严格标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到“三捆绑,三结合”,认真布点,以点带面,有效整合涉农项目与资金,把旅游村建设规划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促进旅游村与产业布局、人口集聚、环境保护、新村建设协调发展。高规格制定乡村旅游建设发展规划,将旅游村建设纳入景区建设规划,纳入小城镇发展规划,纳入到县域旅游经济发展进行规划。从服务质量、环境保护、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旅游村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建设,积极引导旅游村走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部门联动,齐抓共建。把旅游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赋予新农村建设更多旅游功能。以省市实施的以工代赈、移民搬迁、扶贫开发、小流域治理、乡村道路硬化建设为契机,以部门联村包户促发展为机遇,重点解决项目捆绑投入问题,努力改善旅游村基础条件。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各职能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密切协作,有力推进了旅游村建设进程。
    ———技能培训,提升服务。依靠人才队伍保障乡村旅游快速健康发展,以旅游村经营户“创星评佳”为抓手,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点培训烹饪技术、旅游服务、接待礼节、经营管理、民俗文化、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全市120家农家乐经营户共220人进行了培训。同时,市县农综办、教育、妇联等部门还把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纳入行业培训;特别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以来,对全市农家乐经营者进行了轮训。各部门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采取现场授课、实地操作的方式,以服务技能、接待标准、厨艺技能为内容,培训农家乐经营者1000余人,其中90%人员已取得了上岗证,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扩大宣传,拓展客源。针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将旅游村列入全市精品旅游产品进行整体宣传促销,以节庆活动和节假休闲为载体。加强旅游重大活动策划,办好地方旅游节庆活动,整合品牌,提升档次,扩大影响。汉阴第四届油菜花节、平利县第三届“茶之旅”文化节、宁陕举办狩猎射击、峡谷漂流、山水摄影、山地自行车拉力、游客登山五大旅游赛事活动,有力地拉动了旅游客源市场,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增长。
    到2012年全市将建设30个特色旅游村,600个旅游经营示范户,从业人员6万人;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数5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达6亿元。建设旅游村,发展乡村游,将成为全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社会就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促进文明富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wang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