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守底线 抓发展 促振兴 ——石泉县2022年度巩固衔接工作纪实

    作者:佚名 时间:2022-12-21 08:37 来源:石泉县 字号: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2022年,面对巩固衔接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考验,面对疫情、旱情叠加影响,石泉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抢抓巩固衔接重大发展机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三个转向”要求,按照“1666”工作思路,用钉钉子精神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在以振兴强巩固、以巩固促振兴的实践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两不愁三保障”和防返贫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调研巩固衔接工作时最为关心最为操心的问题,石泉县委、县政府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不断强化体制机制衔接、政策衔接和工作衔接,全县74个已脱贫村的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全面达标。
      持续深化“15345”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抓牢“监测、帮扶、退出”三个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以走访排查网格化、数据筛查智能化、信息收集多元化“三化”监测,镇村点单、县级派单、部门买单“三单”帮扶,联镇县级领导带头排查、镇党委书记交叉核查、联合督查组暗访督查“三查”联动为重点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确保风险隐患快速发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帮扶措施精准有效,风险消除程序规范,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中池镇筷子铺村张贻明边唱边说道:“我们这里呀成了幸福园,连户路通到门跟前,产业路通到地中间,水电网络通了真方便,一要感谢党和国家送温暖,二要感谢当地的干部抓得好干得欢。”
      坚持乡村建设为群众而建,践行“山水共生、人文互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石泉县广泛收集编报民心所向、发展所需的项目,多方筹措、争取资金,举全县之力,兴建了一大批农、林、水、电、路、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科教体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夯实管护责任,对全县已确权登记的项目落实了管护主体、管护措施,让这些项目长期为农服务,发挥效益。
      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石泉县围绕“美丽生态、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形象、美好生活”发展目标,创新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建设审查委员会,积极引进广电网络、汉江宿集、隐居乡里、莫干山等乡建团队,全力打造草池湾田园综合体、本草溪谷中医药康养基地,加快推进两条“五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4111”示范工程,让乡村四季美丽风景无处不在。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石泉县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思路,实施产业振兴“五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蚕桑、畜禽、蔬菜、魔芋、中药材五大主导产业和茶叶、烤烟、食用菌、核桃、林果等五大特色产业,培育打造石泉黄花菜、石泉桑蚕茧、草池湾大米、石泉黑猪、柏盛魔芋等一大批“精优特”农产品;健全旅游康养、富硒食品、蚕桑产业、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中药材“六大产业链”,建立“链长+专班+政策包+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和“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建基地、扩规模、强龙头、育主体、抓品牌、延链条、提效益,让乡亲们的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池河镇明星村,就抢抓农旅融合示范村建设机遇,用两年时间建成一大批集参与性、科普性、游乐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发展民宿农家乐等经营主体30家,农副产品小作坊30余户、农产品加工销售100余家,辐射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让“沧海桑田”里的明星村真正成为因农而兴、因旅而旺的陕南名村。明星村党支部书记刘家满自豪地说:“从2020年开园到现在,目前接待的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000万元,实现了由原来兴桑养蚕到现在兴桑养人的转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石泉县按照“以高质量就业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归雁经济,鼓励能人返乡创业,吸附群众就近就业;建立劳务输出基地,采取“点对点进行岗前培训、点对点输送上岗”的方式,帮助群众稳岗就业,发放交通、生活、求职、创业等补贴,鼓励和吸附全县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劳动力稳定就业18843人。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石泉县统筹推进书记民情“三本账”与“321”基层治理模式,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了群众说事、书记接事、组织办事、安宁无事,群众对办理书记民情“三本账”的满意率达99.2%;创新开展“旗帜领航”工程,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村级党组织抓党建促振兴能力稳步提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出一条乡村善治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