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协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大有可为的工作,那么政协提案工作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近年来,汉阴县政协提案工作围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科学选题,深入调研,群策群力,在促进汉阴经济社会突破发展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而建言
文化教育事业一直是委员关注的热点,在汉阴县政协六届三次会委会上,委员们提出了《关于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制止网吧违规经营,减少对青少年身心毒害》的提案,县政府办和文旅广视局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了“因地制宜、整合市场、集约经营”的解决方案,将城区分散的网吧整合成一个“网吧超市”,并严格了手续的审批和网吧的监管,有力地促进了行业自律,规范了网吧经营。同时,县政协组织委员对网吧管理进行视察,督促主管部门加大对乡镇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查封学校附近的“黑网吧”,净化了学校周边环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职业技术教育是该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县政协五届一次全委会上,委员就提出要抢抓机遇,建立职教中心,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实现。2007年5月,县政协再次高度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到眉县考察,组织委员对全县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进行视察,向县政府报送了《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建议》,得到县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落实了职教中心的编制、人员。为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2008年的县政协七届一次全委会上,委员们再次提出《关于迁扩建汉阴县职教中心和双星小学》的提案,县政府高度重视,紧抓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现已开工建设,职教中心新校址占地50亩,建筑总面积24199平方米,总投资3600余万元,预计2010年底投入使用。新职教中心的建成,将使该县的职业教育发生质的飞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08年,委员们再次关注高中教育,提出了《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案,并组织委员到西乡考察,成立两个调查组对全县高中教育进行调研,与县政府进行协商座谈,深刻分析了全县高中教育质量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县政府积极采纳并采取措施,一是决定将汉阴中学迁到原驻汉部队处,扩大办学规模。目前土地问题已得到解决,今年可破土动工;二是研究制定汉阴县教师考核办法和人事调配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打破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状况,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教育氛围;三是继续积极招录品学兼优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加强教学研究,奖励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树立教师典型,打造一支能力强、专业硬、想打硬仗、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同时县委组织部已组织成立教师人才库,为储备教师后备力量奠定了基础,有效地整合了师资力量。
为推动交通建设而献策
交通工作是委员们关注的又一热点。2005年,针对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委员们提出了《严格依法对车辆和道路的管理,营造交通安全环境》的提案,县交警大队积极办理,迅速充实了警力,加大了对交通安全的巡查力度,严查交通违章行为。同时,加大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治理力度,先后投资17万元对蒲田路进行加宽,修建防护挡墙,设置事故警示牌;在城区及南北山公路急转弯路段安装了10面凸面镜,在车辆和行人流量大的交通要道及平交道口设置了减速带。近几年又陆续投资,对县境内通乡公路转弯路段修建防护挡墙,增加标识,对影响司机视线的部分路段进行了削坡处理,以提高道路能见度。这些措施的实施,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规避了事故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使我县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平安汉阴”的创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针对县城老城区主要街道狭窄,车流人流量大,在上下班高峰期及学生放学时段,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2009年,委员们又提出了《关于将城内马道巷、解放街、东城街改为单行道》的提案,县交警大队非常重视,在广泛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县城老城区的街道交通管理初步制定了四套方案,印发了“城区道路交通规划方案征询意见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界人士代表的意见后,决定将城区部分街道实行单行线,减少车辆拥堵现象的发生,在试运行及加快老城改造步伐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城区道路单行线的覆盖面,以此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及瓶颈的制约,同时也为创造国家级卫生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通滞后,严重制约着汉阴的发展。2007年,省委做出了加快交通建设的决定,委员们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促进汉阴突破发展》的提案。县委、县政府也把交通突破作为汉阴突破发展的重要途径安排部署,县政协领导先后任汉铜路(县城至铜钱乡)、汉双路(县城至双河口镇)建设总指挥,并组织委员对道路建设进行视察。3年来,在全县人民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总投资1.48亿元完成7条238.5公里通乡公路油路建设,投资1.9亿元完成182条76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南北部各乡镇之间建成了环形路,彻底改变了全县路网结构,为汉阴突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扮靓山水园林县城而倾力
建设一个美丽县城,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在县政协六届三次全委会上, 委员们就老城区改造提出了《加快县城背街小巷改造建设,促进老城新区协调发展》的提案,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老城区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列入了当年全县“十件实事”之一,制定了改造实施方案,总投资2.1亿元,完成了对老城区18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
市容市貌管理及城区环境卫生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委员们先后提出了《关于治理脏、乱、差,让县城靓起来》、《美化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环境》、《加大市容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彻底清除占道乱设摊点的难题》的提案,组织委员带案视察,县城建局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实际,绿化了城区4000余平方米的空地,补植了行道树;投资552万余元完成了凤凰广场二期工程建设、老城区生活污水的引流处理、县城各街道路牌的安装;划行规市,清除明锅亮灶,有力整治了占道经营的行为。这些靓县工程的实施,完善了城市配套功能,促进了县城新区和老城的协调发展,使县城更添美丽和生机,提升了县城对外开放的文明程度,为打造陕南最佳人居县城创造了条件。
关爱民生重疾苦,一枝一叶总关情。委员们的提案,为全县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汉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