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面对蚕桑产业低潮,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正确领导下,我市蚕桑产业实现了稳定发展的目标。养蚕发种40.5万张,产茧1.4万吨,农民收入2.8亿元。
面对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市委、市政府坚定信心,特别强调 蚕桑产业一定要稳住,安康蚕桑产业不单单是蚕农的经济收入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就业、民生等社会稳定问题,更是历届领导重视的传统产业,稳住安康蚕桑产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林业局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全年发种42万张,新建高产密植桑园5万亩,桑园流转5万亩,培育年养蚕20张以上大户3000户。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在春、夏、秋三个养蚕关键季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蚕桑生产工作会议上,9县区的分管县区长在会上做了表态发言。会后,各县区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在主产省份和周边地区发种严重下滑的情况下,全市春季发种达19.92万张,占年初计划的90%,有效扼制了蚕桑产业迅速下滑的趋势;全市夏季养蚕发种达4.94万张,完成计划任务5万张的98.8%;秋蚕发种达15.61万张,完成计划任务15万张的104.07%,确保了全市全年蚕种发放任务的顺利完成。
面对蚕桑生产的不利形势,各级林业、蚕桑主管部门不等不靠,在安排部署蚕桑生产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对蚕桑生产的宣传工作力度,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光盘、印刷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发展蚕桑的信心和决心,宣传政府、企业对蚕桑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宣传各地突出发展蚕桑生产的典型经验和能人大户,通过宣传,使蚕农充分认识到当前蚕桑处于低潮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进一步树立了“低潮发展,高潮受益”的理念,稳定了蚕农情绪,增强了发展蚕桑生产的信心,为全市稳步发展蚕桑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各县区根据实际,及时出台了鲜茧保护价收购、价外补贴等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面对全市蚕桑生产形势,市林业局认真组织开展了蚕桑技术服务“双百”活动,即在全市市、县、乡抽调了126名蚕桑技术人员,在春、夏、秋蚕桑生产关键季节,深入到全市40个蚕桑重点乡镇的专业村组大户,开展为期一百天技术服务活动。同时,还协助乡镇狠抓了桑园流转和蚕桑大户的培育。据统计,截止9月底全市累计实现桑园流转6756户,流转桑园面积35000亩。培育年养蚕500张以上的专业重点村236个,其中年养蚕1000张以上的专业重点村34个。培育养蚕20张以上大户2698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