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组织人事部门为畜牧产业化建设提供多重保证

    作者:常彬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加速畜牧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工作部署后,我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积极配合,精心制定政策,强化培训,加强督查,为推进我市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保证。
    制定激励政策 ,为畜牧产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根据全市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的有关工作要求,市委组织部专门就县、科级干部包抓畜牧强乡镇和畜牧专业村工作进行了安排,迅速落实了负责包抓20个畜牧强乡镇的40名县区级领导和负责包抓417个畜牧专业村的417名乡镇领导干部名单。同时,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抽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畜牧生产的通知》,确定全市抽调1000名乡镇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畜牧生产,并规定专职从事畜禽养殖业的机关干部实行行政关系、职级身份不变,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同等待遇。根据《通知》精神,极大了提高了广大机关干部从事畜禽养殖的积极性。千名专职从事畜牧养殖的干部迅速到达岗位。
    强化训练,为畜牧产业化建设提供技术保证。为确保畜牧产业建设取得实效,4月26日,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农业局筹备召开了全市建设畜牧产业强乡镇专题培训班,负责包抓畜牧强乡镇的县区领导和20个建设畜牧强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听取了有关专家讲授的生猪、山羊、家禽养殖技术及饲草生产技术,提高了县乡领导对畜牧养殖的技术指导能力和水平。各县区结合实际,采取召开培训班和现场技术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提高了从事畜禽养殖业的干部和农户的技术水平。
    加强督查力度,为畜牧产业建设提供纪律保证。为了确保畜牧产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市人事局等部门于3月下旬组成5个督查组,分赴10个县区,深入到36个乡镇、52个专业村和00余户养殖大户就干部到岗情况进行了督查。各县区组织、人事部门结合实际,指定了各项干部管理办法和工作纪律,经常深入到畜牧强乡镇、专业村和专业大户就包抓领导及技术干部是否到位、抽调脱产干部是否真正到村到户等情况进行监促检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经过经常性地督查,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畜牧产业化建设进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