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陕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党建+”引领示范,推动党建与国土绿化、生态保护、生态产业、林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林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党建+国土绿化”提升质量。推行“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安排国土绿化。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1.26万亩、人工造林32万亩、森林封育5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年前的71.8%提高到目前的96.24%,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一,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党建+生态保护”彰显成效。由党政“一把手”挂帅担任林长的县、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设立各级林长184名。选聘812名生态护林员、292名天保护林员担任管林护林网格员,结合宁陕实际,探索建立了“三长治林、三网管林、三技护林”模式,实现了林长制“三化三治”。县域内,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长,野外可监测朱鹮由2007年放飞时的26只增长至400余只。
“党建+生态产业”惠及林农。建立了“党建+企业”的党员干部包抓产业园区制度,落实有效林业技术服务指导措施。截至2022年底,全县林下种植20.22万亩,特色经济林37万亩,农民人均6亩以上,覆盖了90%的村组和80%以上的农户;森林生态休闲农家乐80家;培育林业企业(专合组织)161家,从业人数2.08万人。林业综合产值达到16.71亿元,占到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70%左右,宁陕县生态产业入选《守护绿水青山 发展生态产业》全国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党建+林业改革”实现突破。党政领导班子,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按照“党建+国企+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创新。积极推进首个总投资5亿元、建设规模5.02万亩的“双储林场”项目,完成100万元的林业碳汇交易,是秦岭区域和西北地区第一例,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两山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森林生态旅游一业引领、带动多业融合发展,加速推进森林生态价值释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