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非公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平利县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目标,通过“抓组建、抓培训、抓载体、抓规范”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9家,党员从业状况相对稳定的企业有7家,建立党委1个、支部6个。
抓组建,提高党组织覆盖率。坚持因企制宜,采取“建、联、挂、靠”等办法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覆盖率。对具备党组织成立条件的企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独立建立党组织,目前已成立康华党委、古仙洞电站等5个独立的党组织。对于只有个别党员的企业,按照行政主管划分和属地管理,挂靠在主管部门或纳入所在地农村党支部,目前挂靠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有8名,纳入所在地农村党组织的52名。对没有党员的企业,选派素质高、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为组建党组织奠定基础。
抓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在抓好组建工作的同时,加强非公企业党员骨干队伍建设。一是针对企业实际,抓好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了党的宗旨、党的意识教育,逐步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二是积极做好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人、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深入到康华建材、从鑫公司等重点企业,为积极分子上党课。目前已先后培训企业积极分子15人,其中80%的都是企业的生产骨干。三是抓联络员队伍。挑选业务熟、经验丰富的骨干作为党建联络员,定期深入到企业,既当党务工作的指导员,又当企业的宣传协调员。
抓载体,提升非公党建作用。一是开展“双培双推”主题活动,即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入经营管理层。二是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根据党员的水平高低和能力大小,以一定数量、一定范围的企业职工为对象,合理划分区域,明确具体责任,适时进行考核评比。三是从加强管理和强化培训入手,支部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开展政策法规、岗位技能培训,教育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引导职工树立竞争忧患意识,树立“以企为家,厂兴我荣”的正确价值观。
抓规范,提高非公党建水平。一是抓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各项工作制度,确保非公经济党建经常化和规范化。二是抓活动场地。要求党支部做到有阵地、有场所、有桌椅、有制度。三是抓党员发展。实行非公企业发展新党员委托培养制度,壮大党员队伍。党建联络员对企业党员分布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在办理好党员,特别是外县籍员工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的基础上,了解和发现企业中的优秀分子,鼓励、支持优秀分子提出入党申请。再根据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入党申请人家庭所在地,提出委托培养意见,几年来,先后共发展非公企业新党员9名,入党积极分子30余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