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1日开展乱埋滥葬专项整治以来,安康城区周边乱埋滥葬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殡仪馆已火化300余具亡故农民遗体,实现了农民正常死亡火化零的突破。这是近日安康市人大代表跟踪视察市政府办理“关于安康城区周边殡葬管理的建议”获得的消息。
过去,安康殡葬基本上是土葬,特别是安康城区周边的一些大墓豪坟,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严重影响了城市周边环境和香溪洞风景区的观景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在2007年初召开的安康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田平等14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强安康城区规划范围内殡葬管理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列为重点建议进行跟踪督办。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交由市民政局会同汉滨区政府办理。市人大常委会采取组织代表视察、评议等方式连年进行跟踪督办。市、区两级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大力宣传教育,倡导文明丧葬新风,统一规划,加强农村公墓建设,建设殡葬执法队伍,坚持专项治理与规范管理同步进行,从而基本制住了新的乱埋滥葬和修大坟现象。城区内现已基本上没有在公共场所搭设灵堂、大操大办的现象,公职人员死亡后的不规范安葬现象也得到了严格的控制。执法大队在日常巡查中,制止违规建大坟、修大墓18起,处理制止偷埋滥葬行为9起,协助配合市土地统征办迁坟3处共1900余棺,办理移交案件6件。批准建立农村村级公益性公墓3处,涉及23个村。制定了农民火化优惠政策,把殡仪馆30项收费项目中的20项对农民火化实行免收,减半收费1项;实行补助政策,凡农民火化的,由民政部门每具补助300元。在鸿龙寨陵园等墓区内划定农民骨灰安放专区,并在收费上予以优惠。
为进一步促进安康城区周边殡葬整治工作,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晁俊年、吴应德再次带领视察组,深入到汉滨区新城办东西沟村迁坟集中安置点、江北鸿龙寨公墓农民骨灰安放点、汉滨区殡仪馆拟迁建点,对城区殡葬管理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要求,继续做好城区殡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坚决刹住新的乱埋滥葬,迁移和治理城区周边、景区周围的公路沿线和直观坡面的坟头,尽快根据汉滨区殡仪馆迁建选址征求意见座谈会议通过票决选定的地址搬迁殡仪馆,积极通过人大代表提议案、建议等各种途径促进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为殡葬执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