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和谐警务”为民生

    作者:阮仕喜 叶泽新 徐新林 时间:2009-10-29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境内在建的襄渝二线、十天高速及白河汉江水电站等重点工程,国家投入超过百亿元。面对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白河县公安机关以“和谐警务”助推经济发展,努力用科学发展观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中造福一方百姓,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荣获省公安厅“全省优秀公安局”称号;白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名列全市第一位,位居全省第四位。

    “建设工地在哪里,警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怎样为重点工程建设服务?白河县公安局党委响亮提出,“宁可事前听骂声,不要征拆有哭声”。
    襄渝二线、十天高速途经白河37.5公里和53公里,涉及11个乡镇38个村,需征拆1700余户7000余人。针对征迁补偿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该局党委成员及派出所民警先期介入,挨家挨户走访,让群众对补偿政策、标准心中有数。
    为确保民爆物品安全,工程启动前治安部门就与施工方一同深入每一个工地,对民爆库房选址设计、建设标准、储存使用、安防措施全程参与,将警务信息化运用到工程建设之中。全县共建工地民爆物品储存库53座,全部达标。
    今年2月,该局历时20天,对十天高速111名爆破员和132名库管员、安全员进行了上岗培训,15个标段全部开通民爆管理系统,配手持机15部,输入信息1100条。公安民警提供24小时全方位服务,全县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白河山大沟深,襄渝二线、十天高速途经境内桥隧占总长的60%,雇用农民工近2万名。面对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汇聚,公安机关如何管理?农民工安全怎样保证?。
    “建设工地在哪里,警务工作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全局共建工地警务室22个,每个警务室配备民警1名、辅警2名,服务农民工,调处矛盾纠纷,排解安全隐患。
    3月14日,当获悉襄渝二线麻虎段有100多名群众准备以房屋被铁路施工放炮震裂未赔偿为由阻拦铁路施工的消息后,县公安局长阮家军立即赶赴现场,分片召开群众大会,向涉及房屋损坏的62户219位群众讲解房屋损坏的鉴定方法、鉴定单位和赔偿标准,及时预防了事态发展和矛盾升级。
    5月11日,十天高速黑龙段纸坊、黑龙两个村数十名群众因争夺砂石料运输权,围堵承建方砂石料场。警务室民警吕军迅速前往调处。民警在向围堵群众宣传法律政策,讲清用过激行为干扰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必须承担法律后果的同时,选出群众代表与项目部协商解决,最后双方达成“共同承担砂石料运输”的共识。
    据统计,重点工程建设以来,全局共消除不安全隐患168处,化解纠纷58起,现场调处群体冲突28起,教育说服3685人次,有力保障了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白河县委书记陈勇称赞全县公安机关是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公安民警是重点工程建设的“保护神”。

    “只要惠及广大群众,再难的事都想方设法解决。”

    两年前,宋家镇天堂村一名群众到派出所办理二代证,一年照了3次像都被退回,车费花去100多元不说,外出打工没证件,因而对派出所意见很大。
    对此,白河警方闻过即改。去年局里拿出数十万元购买专用设备,在派出所推行办证、送证“两上门”服务。宋家镇焦赞村村民方文根没想到自己不出家门,民警就把办好的二代证送到了手上。
    一年多来,全局民警为群众上门办证、送证3万余份,网上办证1410份,仅此一项为群众节省费用200多万元。
    今年初,该县公安局在全市率先推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服务群众二十项措施》、《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十项承诺》、《户籍办理指南》等一系列新举措,为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宁愿自己多辛苦,不让群众跑空路”。该县公安局户政、车管、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除8小时外,节假日24小时为群众提供咨询、办理证件。
    对全县境内工程建设施工车辆轻微违章,交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车主、车辆技术参数等建立台帐基础上,以批评教育训诫为主,原则上不作经济处罚。
    在办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行政许可事项时,消防部门对外资企业、规模大、周期长的大型项目提前介入,实行分期审核、分期验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个个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白河形象”,成为白河警方座右铭。第一时间调处民企纠纷早已是不成文的定律。
    3月5日,构扒镇家扒村集资修建通组公路,要强行占用钰宏旺矿业有限公司征用过的土地,近百名群众手持铁棍聚众闹事,矛盾一触即发。警务室民警和辅警立即赶到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疏散围堵群众。尔后与政府人员一道走进群众家中说服劝导。最后双方达成“公路改线,适当补偿”的一致意见,成功化解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全县公安机关功不可没!”白河县县长郭德林兴奋地说。

    “治安防范抓好了,人民群众自然就满意了。”

    白河县公安局大力实施警务前移战略,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全县采取“村上出房子,乡镇挂牌子,县上发票子,民警担担子”办法,共建社区警务室3个、农村警务室124个,选聘辅警127人。一线警力占全县总警力的89.4%。
    以派出所为依托,全局建立以警务室为中心,辐射全县的治安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警务室“三级群防群治”网络,形成公秘结合、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及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机制。将警力向犯罪高发时段、防范薄弱时段及便民服务时段倾斜,实行领导包片、划线包干、民警定时定岗定责的“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全县381名治保会成员、1142名村民小组长、4253名治安中心户长,成为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全县75%的村实现“零发案”。
    实施“天眼工程”,让罪犯无处藏身。全县投入数百万元,在县城和主要路口安装视频监控系统36套、摄像探头52个。推行“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在把警力摆上街面,实行24小时巡逻,制作张贴“民警提示牌”3万余份。
    与此同时,以命案侦破为中心,全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命案侦破、打盗抢、抓逃犯等专项斗争,严厉各类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近年来成功破获“8.01”团伙盗窃机动车案、“8.09”故意杀人案等10余起重大案件,全县连续5年命案全破。
    据悉,今年1-5月,全局利用治安卡点,打掉流窜作案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1名;全县刑事发案、治安案件、可防性案件分别同比下降11.2%、9.4%、12.6%,挽回经济损失270余万元。
    面对群众新期待,坚持问计于民、问情于民、问策于民。今年全局先后开展“百警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警民相约警务室”、“警企共建大家谈”等活动170多次,慰问困难群众285户、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为群众解难题368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