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动力不强、渠道不畅、深度不够、活力不足问题,紫阳县探索建立“居民点单—单位备单—精准下单—组团接单—群众评单”共建责任链,助推共建单位有效融入社区治理。
居民点单,摸清社区需求。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群众代表会,微信群网上征集等方式,定期对居民反馈的道路亮化、入户义诊、轮椅赠送、臭水沟清理等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需求进行分类汇总,对社区社会治安、交通出行、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研判,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形成社区“需求清单”,每月动态更新。目前,城关镇6个社区共收集需求301个,已实现群众“微心愿”253个,列入“需求清单”48个。
单位备单,提供共建资源。驻社区单位立足单位实际,深入梳理可提供的有效资源,社区分类汇总形成以文体设施、活动场所等硬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设施资源开放清单,以政策宣讲、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开展、就业培训等软件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参与清单,以困难群众救助、公共设施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公益事业建设清单,全县已整合资源开放会议室、文体活动场所、停车位等9个,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人民调解、义诊等服务项目65个,建立慰问社区困难群众、新建爱心驿站、捐赠运动器材、建设口袋公园、开展新民风活动等公益事业项目135个。
精准下单,实现“供需”平衡。把114名驻社区单位分管领导、4个“两新”党组织书记吸纳为6个社区“大总支”兼职委员,建好共建“总调度”,众筹驻社区单位资源,以党建“一子落”激活社区治理“满盘活”。按需召开“大总支”联席会议6场次,邀请6名联社区县级领导出席,对社区“需求清单”一一“过堂会审”,“委员”单位根据单位资源现场认领,精准对接形成“项目清单”48个,签订“共建协议”48份。召开城关镇“大党委”会议,对个别社区富余资源进行调配,形成“调配清单”7个,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组团接单,提升治理质效。驻社区单位对“项目清单”实行“四定”管理,即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限、定人员,推动共建项目落实落地。“大总支”按月对“项目清单”办理情况跟踪了解,对进度较慢的下单提醒,对落实存在问题的向上级党组织及时反馈。1392名机关党员到社区报到,进网格、进楼栋、进家门为居民服务。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物业公司、爱心驿站“四位一体”红色阵地矩阵,根据功能类型为社区居民提供惠民事项办理、纠纷调解、政策咨询等服务,举办党群联谊等活动,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临时休息、取暖、乘凉、饮水等关爱服务。
群众评单,夯实治理责任。把“项目清单”完成情况及群众满意度作为驻社区单位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提拔使用、职级晋升、绩效考核挂钩。考核扣分占总分20%以上及群众满意率低于90%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在个人年度考核、党内评优评先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