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扎实推进“组织同建、阵地同管、要事同办、环境同治、效果同评”“五同”机制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把组织建在小区、资源沉到小区、治理融入小区,实现小区党支部嵌入小区治理体系的有机结合,提升治理效能、优化服务载体、多方同频共振为民服务。
组织建在小区,筑牢红色堡垒
“党支部建到了家门口,党群服务工作站就在我们楼下,我们党员有了归属感。休息时还可以带娃在党群服务工作站看书、做游戏,与邻居们沟通育儿经验,多好……”随着城市基层党建“五同”工作机制推进,家住旬阳市丽都家园小区的赵健康真切地感受到小区的种种变化,作为一名党员的他也积极参与到小区的各项建设中,让居住的地方变得更美。
丽都家园小区作为一个新型住宅小区,现有居民1603户5408人,外来人口众多,居民互相不熟悉。为了搭建一个社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的沟通桥梁,更好地为小区居民服务,党家坝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雷勇在多次协调沟通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丽都家园小区党支部的组建,由有威望的热心退休干部党员马洪伟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小区物业党员和居民党员共同参与,建成丽都家园小区党群工作站,为小区居民协商议事、参与治理提供红色阵地。
通过把支部建在小区、把党小组建在楼栋、把党员中心户亮在单元,构建起“小区党支部—18个楼栋党小组—53个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积极引导小区党员带着责任到支部报到,带头缴纳物业费、带头调处邻里纠纷、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了组织和实现的平台,小区也有了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阵地。
资源沉到小区,激活红色引擎
“架空拉线给电动车充电问题,安全隐患大。”……丽都家园群众的担忧反馈给网格员后,很快在小区党支部召开的居民代表大会上得到了解决答案。
根据居民集思广益确定的改造方案,逐步进行实施:选址、测量、设计、施工……每个环节都有党支部成员参加,新建成的共享充电区取代了以前架空拉线,形成了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摸准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小区党支部以“双融共治”为依托,把19个楼栋划分成7个网格,以市委组织部为牵头单位,分别由7个单位和55名网格员共同协助管理,同时整合了党建、综治、城管、卫生健康等各领域功能网格,实现了管理人员和管理资源的双重下沉。
近日,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小区住户中部分网购的人群因白天忙于工作,导致大量快递无法第一时间收取,长年累月堆积在楼栋门口,安全隐患大,还经常丢件,成为邻里之间矛盾导火索。
“网格员反馈后,党支部迅速和物业、业主委员会对接,在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置了置物架,组织小区志愿者定期将快递分类分层摆放,方便住户领取。”据丽都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马洪伟介绍,小区日常都是通过网格员、楼栋长、党小组长收集信息、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小区党支部针对近期发现的问题进行任务分工、协商处置、结果反馈,“使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归。”
“智”理融入小区,催生红色动能
刘茂生是2016年入住丽都家园小区的,他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广东打工,平时就和老伴在家照顾2个孙子上学。这两年老伴身患风湿,行动不方便,主要靠他一人照顾2个孙子,常常分身乏术。自从小区搭建了“幸福丽都”智慧平台,他可以将遇到的困难及时在平台反映,能够第一时间得到网格员和志愿者的帮助,减少他的后顾之忧。
“现在小区有志愿者、网格员,还有中心户,我们邻居就是党员中心户,我有困难就可以找他们,现在居住的幸福度越来越高了。”刘茂生说,他的儿子儿媳也很放心,可以安心在外创业。
为了更高效服务居民,丽都家园小区党支部以“数据上云+服务下沉+高效办理”为主线,依托“同心城关”智慧平台,开发“幸福丽都”小程序,将同心党建、邻里活动、微心愿、邻里帮等多领域纳入大数据管理,在城市社区和居民小区中积极构建便民智慧服务圈,向居民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丽都家园小区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只是旬阳市城市党建的一个小小缩影。今年以来,旬阳市探索推动小区党支部组建,积极探索“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搭建零距离服务载体,全力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推动小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取得新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