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椒果飘香。在这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喜庆气氛中,宁陕——这个素有“西安后花园”之称的生态绿都,散发着更加蓬勃的生机。大凡来到宁陕的外地客人,都会感受到宁陕大地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随处可见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的身影,俯耳听到人民群众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发自肺腑的赞美之声。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宁陕县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以“听民声、解民忧、帮民富”为实践载体,深入开展“采纳百条建议、办好百件事实、促进百姓增收”特色主题活动,全县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动真格深入基层听民声
活动中,该县就从群众反映较大的“文山会海”改起,全县各级班子带头开短会、讲短话,带动与会者变“坐功”为“动功”,变窃窃私语为出谋献计。在学习调研阶段,该县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县级领导干部集中一周时间,带头到全县困难较多、群众有意见的村组、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了解情况;全县各乡镇、村党组织坚持边查边学,广泛开展“民情大走访”和“村情大座谈”活动,就如何推进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村入户,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成果。目前,全县已召开座谈会246场次,走访农户2870家,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60条。该县还专门组织县文化馆、乡镇文艺小分队精心编排了一批文艺节目,深入各乡镇开展“科学发展在宁陕”文艺演出活动,宣传新政策,提倡新理念,为学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动真心服务群众解民忧
为了解决农村住宿学生的营养,该县在全县34个中小学实施了“营养计划”工程,累计补助314.8万元;为破解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今年秋季率先在全省实施普及高中和职中教育,还在全县5所学校试点推行蛋奶工程;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新农合补助标准,为2384人报销医疗费604.9万元;为使五保老人老有所居,新建敬老院3所,累计集中供养五保户760人;为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该县专门举办了“宁陕县企业用工招聘会”,当场成功招聘400人;为了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县上抽调14名县级领导和500多名干部组成的驻乡镇、村新农保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旬阳坝镇七里村的68户村民提前缴齐了参保缴费,新场乡参合率达到了100%,国庆节前,该县已在5个乡镇10个村集中给全县9020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农民发放了养老金。针对在安全、信访、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机关干部下访等制度,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重点对象大稳控,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目前,已有120件得到圆满解决和答复,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动真情排忧解难帮民富
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该县利用县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定期组织观看农业新闻、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农民创业讲堂等专题片,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中央最新农业方针政策,为他们提供实用创业信息和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早日发家致富。县委、县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10项农民增收措施,下发了《办好百件实事、促进农民增收的通知》,将帮民富的责任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该县从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入手,以公路、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建设。今年建成通村水泥公路7.5公里,修建便民桥6座,人畜饮水工程17处,防洪河堤
在学习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1-9月,预计地方生产总值完成3.7亿元,增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1亿元,增长25.4%,财政总收入完成530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完成9678元、2675元,分别增长35.9%和27.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