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旅游
  • 主题教育
  • query
  • 生态
  • 圆满
  • 宁陕
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白河:建设“一个中心” 实现“八项服务”

作者:卢君 时间:2009-11-10 09:18 来源:中共白河县委组织部 字号: 收藏 打印

白河县有基层党(工)委29个,党支部344个,党员8165人。其中,乡镇党委15个,村级党组织124个,农村党员5165名。为积极探索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有效载体,白河县委作出了在全县分批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的决定。目前,全县已建成15个村民综合服务中心,7个正在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和运行,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建设“一个中心”。县委依托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这个“两委”核心,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整合县直部门和单位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资源,挖掘农村党员教育活动场所等自身优势,建设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集中设置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综治办公室、警务室、计生活动室、卫生室、畜禽防疫室、文体活动室、信息室、农家书屋、广播室、连锁超市、和健身场地等设施,从根本上确保综合业务用房面积达280平方米,文体活动广场达6001000平方米。

制定“五项机制”。为更好发挥“一个中心”的服务作用,县委先后制定“五项机制”,扎实推进基层组织服务工作。一是实行服务公开制。建立了服务规范,对服务承诺、受理事项、工作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将服务事项和规定对外公开、公示上墙、规范流程。二是实行服务值班制。完善村干部值班制度,每天都有人值班、安排专人管理,确保群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三是实行服务承诺制。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承诺活动,把为民服务的内容、标准、程序、时限和责任向群众作出承诺,在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实施,通过科学定“诺”、公开示“诺”、跟踪问“诺”、民主评“诺”等环节,真正把为民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实行联合办理制。对于服务中心或单靠某一方面难以办理的事项,可由村服中心提出,政府出面协调,职能部门牵头,开辟服务“快车道”,定期到中心开展服务活动。五是建立商品药品保障机制。推行服务中心的连锁超市与县大型超市连锁经营,货物实行统一配送,严把进货渠道关。在村卫生室推行参合群众医疗费报销“直通车”制度,并严把药品“入口关”,确保群众安心就医,放心消费。

开展“八项服务”。坚持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群众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为目的,合理设置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教育培训服务。向村民提供各种图书资料,利用电视讲座、专业人士授课、现场辅导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开展文化知识、实用科技、劳务技能、政策法规等学习培训。二是信息咨询服务。提供政策法律、农技知识、市场信息、劳动就业等信息咨询服务。三是生产生活服务。提供货真价实、安全卫生的生产生活资料和便捷优质的畜禽防疫服务。按照“支部+协会”的模式,组建蚕桑、畜牧等产业合作社,为产业建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四是医疗健康服务。村卫生室负责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及时做好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及农村传染病防治工作,坚持医疗费就地报销制度。五是全程代办服务。为村民代办一胎生殖健康服务证、新生儿户口登记、独生子女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合作医疗报销、私人建房用地规划审批、林木采伐许可证、残疾证、外来人口暂住证、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济救助办理等事宜。六是文体休闲服务。利用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广播室等文体设施,组织村民开展群众性文化、科普、健身等文体活动,提供健身、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服务。七是志愿互助服务。村志愿服务队及时为村民提供治安联防、水电维修、技术辅导、扶贫帮困和红白喜事等服务。八是矛盾调处服务。警务室和综治办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家庭团结、邻里和睦、村镇和谐。

建设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真正使基层组织把服务和温暖送到了农民群众心坎上,农村党员、群众把70年代以来全县农村发展总结为“三步曲”,他们由衷地说:“修田造地是‘金碗碗’,发展产业是‘钱袋袋’,服务中心是‘心窝窝’”。自第一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成以来,先后为群众办实事1038件,进行各类培训112次、3194人,代办各类证照790件次,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86场次,调处矛盾纠纷130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xfw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