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推行“一述两评”考核大学生“村官”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白河县推行“一述两评”双考核措施强化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管理工作。
“一述”即述职。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联合组成考核组,负责组织召开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党员、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述职大会,其中村民代表不少于10人。由大学生“村官”对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在大会上进行个人述职。“两评”即上级考评和下级测评。上级考评由大学生村官所在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平时履行工作情况、工作实绩、参与村务管理情况、为民办实事情况、群众满意度及配合意识进行综合考评。下级测评由大学生“村官”所在村召开述职大会上,发放民主测评表,与会人员对大学生“村官”的德、能、勤、绩、廉及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分别给与“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四个格次的评价。最后,县委组织部根据乡镇党委考核情况和日常掌握的工作实绩情况评选出名额不超过全县大学生“村官”总数的15%。
该县通过进行一部强化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工作,旨在培养和发现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以此作为提拔和任用的依据之一,也从根本上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卢君)
平利县五项措施加快大学生村官成长
结成对子“带”。为使大学生村官到岗工作后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心态,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从抓基础入手,在生活上及时给予帮助,保证“住得下”;在思想上经常给予关怀,保证“安下心”;在待遇上尽量给予从优,保证“留得住”。同时,建立了帮扶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各乡镇确定一名经验丰富、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素质较高的驻、联村干部对其联系辅导,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言传身教,让他们早日熟悉农村工作。
联系实际“学”。针对大学生村官理论专业知识较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的实际,一是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兴村三十六策》,汲取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并结合实际,思考如何应用到现实工作中,撰写有深度的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二是结合大学生村官所在村的主导产业建设现状,通过集中培训、实践指导、具体操作、全程参与等多种有效形式,使村官对主导产业建设尽量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引导其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群众“访”。要求大学生村官结合工作实际,走访群众。一是走访低保户、五保户或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所盼;二是走访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了解他们的脱贫致富门路;三是走访老党员、离任村干部,了解村情民意、乡风民俗。通过走访,让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并且结合所学、所见、所思,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谋划群众致富、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严格要求“干”。要求大学生村官根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个人年度工作计划,在日常工作中记好《工作日志》,对每天工作的内容、工作进度、工作成效等详细记录。每月对工作日志进行小结,报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通过《工作日志》,促使大学生村官能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在工作中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尽快熟悉基层情况,做到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对症下药、推动工作。
加强考核“评”。规定大学生村官对《工作日志》“一日一记、一月一总结、半年一汇报”,定期评选出优秀《工作日志》并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在全体大学生村官中进行交流,起到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将《工作日志》完成情况作为考评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指标,做到“三结合”,即与年度考勤相结合,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与评先争优相结合。(李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